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实事项目展示 ㉓丨“武爱无碍”点亮江城:检察公益诉讼守护城市文明温度

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办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承办的“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优秀实事项目宣传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中,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惠民惠企办实事工作,服务和保障支点建设。

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推荐申报了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法治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实事项目。

今日推介的优秀报名实事项目是由武汉市委依法治市办报送的武汉市人民检察院项目“‘武爱无碍’点亮江城:检察公益诉讼守护城市文明温度”。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在于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更在于对每一位市民细微处的关爱。湖北武汉,一场名为“武爱无碍”的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行动,正以法治之力细致打磨城市温度,悄然改变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轨迹,让“无碍”更有爱的城市图景日益清晰。

高位部署与精准摸排:勾勒“问题图谱”,打响“无障碍环境攻坚战”

2024年3月,武汉市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痛点、堵点,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武爱无碍”专项监督行动,正式打响了一场关乎城市文明与民生幸福的“无障碍环境攻坚战”。

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无障碍出行体验活动

专项行动启动后,各区院深入社区街巷、商业综合体、生态公园、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通过实地走访、专项调查等方式,对城市无障碍环境进行“全身体检”。汉阳区检察院发现图书馆存在公共厕所无障碍设计不规范等“硬伤”,行动不便的读者难以安心阅读;青山区检察院关注到养老机构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不足,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存在隐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发现辖区内公共交通运输工具未便利携带导盲犬、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缺乏盲文、语音提示等问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则指出风景区无障碍厕所未设置挂衣钩、取纸器,轮椅坡道未设置扶手等“漏洞”。

江汉区检察院开展了“让初心感受・用脚步丈量”无障碍出行体验活动,检察官戴上眼罩、坐上轮椅,亲身感受视障和肢体障碍人士的出行困境。地铁站过高的电梯按钮、公园游憩区路面的微小高低差、狭窄无法满足轮椅回转需求的电梯轿厢......这些平日里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在“换位”体验中成为了阻碍前行的“大山”。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对养老机构开展专项回访

经过系统梳理,武汉市检察院勾勒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问题图谱”:物理空间层面,盲道断裂、缘石坡道缺失如同城市脉络中的“暗伤”;社会服务领域,人工引导缺位、信息系统“失声”造成“隐形困境”;治理体系维度,部门间信息壁垒、权责交叉制约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整体效能。这张清晰的“图谱”,为后续精准监督、靶向整改奠定了坚实基础。

府检联动与协同共治:破除壁垒,从“单兵作战”到“全域协同”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武爱无碍”专项监督并非检察机关的“独角戏”,而是检府联动、协同共治的“大合唱”。武汉市检察机关深刻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部门多、领域广,必须凝聚各方合力,才能有效破除障碍壁垒。

武汉市检察院发现,市中心城区及残疾人集中区域的人行横道信号灯普遍存在“失声”现象——未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要求配置过街提示音响。

“没有提示音,过马路就像走钢丝。”视障人士陈阿姨的感慨道出了群体的无奈。2024年6月,武汉市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不仅指出问题,更明确提出系统摸排、设立专项资金、分步实施改造的建议。针对涉及部门多、协调难的问题,检察机关迅速组织跨部门磋商会,围绕盲人实际需求,从资金保障方案到后续维护责任,认真研究每个细节。经过研讨,各部门达成共识,制定出初步整改方案。

截至目前,武汉新增63处试点路口过街音响提示设备,通过分时段调优音量等措施,恢复 101套因市民投诉关停设备的使用,全市76个路口669套现有设备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节能环保型智能装置也在部分区域试点并逐步推广。

类似的协同实践在全市遍地开花:新洲区检察院通过召开圆桌会议,推动 28 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完成无障碍设施整改;汉南区检察院助力区管委会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摸排2300余处场所,修缮4条市政盲道......武汉检察机关以检察监督为切入点,有效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从规划蓝图加速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景。

建章立制与长效治理:编织关爱网,守护可持续的“无碍生活”

2024年初,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会同区住建局、区残联签署《关于强化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服务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见》,助力《武汉经开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落地。通过部门间的深度协作,一条条平整规范的盲道、一处处科学设置的坡道,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的标配,为特殊群体铺就安心出行路。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回头看”

2024年5月,武汉市江汉区残联大楼内,无障碍公益诉讼中心正式亮相。这个被誉为特殊群体“发声站”的中心,集成线索征集、联合听证等功能于一体,为诉求反馈与问题解决搭建了快速通道。中心成立不久,便高效处理了视障人士张大爷反映的公园盲道被占问题。检察官现场勘查,迅速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职能部门立即整改,快速响应高效行动践行“诉求有处说、问题有人管”承诺。

武汉市检察院与市残联建立全链条合作机制,通过《关于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残疾人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确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6项机制,将检察监督的刚性转化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柔情。

“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文明的温度计。”武汉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道出“武爱无碍”专项行动的初心,“我们希望通过构建‘发现问题-监督整改-长效治理’全链条机制,推动无障碍设施从‘基础可用’进阶为‘舒适易用’,让特殊群体能够平等、安全、便捷地融入城市生活,持续用检察力量绘就‘无碍更有爱’的城市图景。”

(项目单位:武汉市人民检察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实事项目展示 ㉓丨“武爱无碍”点亮江城:检察公益诉讼守护城市文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