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评论:让长江文脉在携手共进中薪火相传

长江奔腾,光影绽放。10月30日晚,夜幕垂落宜昌奥体中心,星光与灯火交织,人潮与江潮共涌。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在宜昌“牵手”,长江文化与中国电影两大顶级IP,共同以长江为幕、光影为笔,探寻长江文明的发展脉搏。这一刻,长江不仅是地理的坐标、电影的盛典,更是文化交融交汇和传承赓续的舞台,彰显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文脉千秋在,江河万古流。长江是中华大地的筋脉,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脉,其丰富的水土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长江文明。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隆重启幕。40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勾勒出江天之间的险峻轮廓,数字编钟与交响乐合奏的《长江四季》回荡在江面之上。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在江水的见证下完美交融,描绘出一幅“江岸—江面—天际”三位一体的文化长卷。长江文化艺术季这幅在启幕夜绽放的瑰丽长卷,展现的不仅是长江独特的文化魅力,更是湖北以长江为媒,向世人发出的文旅邀约,来到湖北,走进长江,共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长江文化艺术季以其宏大全面的文明叙事视角,构建了一个全民认识长江文明、理解长江文化的多维认知体系。自9月12日启幕至10月30日闭幕,为期49天的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展了“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映像长江”电影周、“聆听长江”音乐周、“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书香长江”阅读周、“遇见长江”文学周、“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等一系列活动,倾尽全力打造“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近距离感知长江文化的契机,在这种立体式、全方位文化活动的熏陶下,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一句空谈,而是真真切切地扎根在了荆楚大地,印刻在了人民群众心中。

文化的生命力不应只在博物馆的玻璃橱窗里,更要在与时俱进的创造中。全息舞台剧《遇见·勾践剑》借助VR/AR技术,让观众“走进”春秋战场,在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叙事中,读懂坚韧图强的文化密码。“武当一梦”园区,VR大空间体验让游客“飞”上金顶,俯瞰“天造玄武”的奇观。还有“数智编钟”的千古清响、《简牍里的中国》千年文献的动态还原、4K修复版《洪湖赤卫队》,这些创意开发将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创造出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趣味的文化产品,让古老的文化基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在尊重历史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既保留了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兼顾了当代的审美需求,在守正与创新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律的深刻把握。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艺术季已成为长江文明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平台。开闭幕式上,多国艺术家联袂演绎世界大河名曲,“对话长江”学术交流汇聚全球智慧,共话文明互鉴。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共同领略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长江文化艺术季的实践表明,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时,古老的文明就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新的光彩。长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绵延几千里的长江不仅在于地理位置上的通达,更在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胸怀。艺术季设立的“国际文化对话”板块,法国设计师与楚绣传承人联合创作文创产品等等,湖北正以开放打破壁垒,让长江文化、荆楚文化成为全民共享、世界共赏的精神财富。

当艺术的华彩渐渐隐入日常,文化的力量却愈发彰显。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长江文脉在新时代赓续与传承的新起点。在这条奔流不息的文明长河中,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将继续深化,文化与生活的融合将更加密切。长江文化正如那奔流不息的江水,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必将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谨(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宣传部)

责编:丁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评论:让长江文脉在携手共进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