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甄子萱 通讯员 毛青卿 郁琰
2025年10月31日,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6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现场,围绕“托育”展开的人才争夺战正火热上演。19家托育机构携带着感统训练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新兴岗位亮相,较去年的5家同比飙升280%,平均起薪达7万元至9万元,其中85%的岗位明确要求持有“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保育师”双证书。
招聘会现场
托育行业呼唤技术型人才
“三年前还不敢想象的岗位要求,如今已成为标配。”洪山区福小宝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招聘负责人手持简历感慨道。今年,该机构招聘的“婴幼儿发展指导师”要求能独立完成0—3岁儿童能力发展评估,与湖北幼专开设的《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估》课程完美契合。“相较于传统保育员,当下更强调评估、干预和研发能力。”湖北多唯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孙飞越直言。
在这场招聘会上,早期教育学院学生王林成为焦点。这位曾获得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准毕业生,未出校门便已手握三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企业看重的0—3岁儿童能力评估实操,我们在实训中反复锤炼过。”王林说。
早期教育学院毕业生技能展示
从课堂到岗位无缝衔接
“入学即入行、毕业即就业”的背后,是学校构建的“托幼一体化工匠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学校党委书记秦伟文在招聘会开幕式上介绍,学校锚定国家“一老一小”民生战略,聚焦婴幼儿托育等朝阳产业,与120余家公办园所、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订单班30余个,年均输送实习生近2000人次。
在葛店校区的实训教室里,学生们正借助智能评估系统精准记录儿童行为数据,并通过角色扮演深入演练早期干预方案。“我们的课程直接对接企业需求,连教具都是合作机构提供的同款。”早期教育学院专业负责人潘瑞琼教师说。这种创新的“政行企校园社”协同育人模式,已在鄂州等地的托育、学前等行业中展现显著成效,鄂州市劳动就业中心主任姜练军评价其为“本地化培养为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民生战略下的教育突围
从昔日的全省“幼师摇篮”,到如今的“全周期服务人才工厂”,湖北幼专的转型之路清晰可见。招聘会现场,除托育机构外,智慧健康养老、学前教育等领域的用人单位也排起长队,折射出学校专业布局与社会深层需求的高度契合。围绕“三代一体化,生命全周期”服务理念,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将课堂延伸至托育一线,依托技能大赛锤炼学生实战能力,使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前,便已成为用人单位争相招揽的“香饽饽”。
据悉,此次招聘会共有近200家用人单位提供3800余个岗位,1500余名毕业生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这场“托育热”不仅是教育链与人才链的精准对接,更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