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绿色通道实现快速授权,以其3件核心专利权作为质押,获得银行2亿元贷款支持。专利预审绿色通道的快速行动,让创新成果加速“变现”,持续增强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在护航创新、赋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时代,专利作为保护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其审核周期的长短极大影响了企业或个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和商业化进程。对于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绿色通道既能节约时间成本,又能实现创新与变现的正向循环,这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技术更新迭代迅速的领域,绿色通道能够帮助企业抢占技术转化窗口期。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所带来的真金白银,让企业在专利挖掘、布局和质量提升上更有底气,由此助推企业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了让知识产权绿色通道的优势惠及更多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得到提升。要让有限的专利预审资源精准服务有需求的创新企业,需要对备案主体进行严格审核,从源头把控备案主体质量,充分发挥联动核查机制作用。例如湖北省推动“知慧桥”专利运用平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与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关联共享。要做精专业队伍,持续提升审查能力,为后续高标准授权打下基础。对于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提供高效、专业的专利预审“贴心”服务,将服务延伸至专利申请全生命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审核标准需要严格把控,防止知识产权绿色通道被滥用,确保资源真正服务于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知识产权绿色通道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释放创新活力,从而加速专利的转化运用。快速获权和转化,让新技术更快地应用于生产,从而驱动产业升级,激励企业投入新一轮的研发创新。对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快速把握发展主动权,为国家科技安全和发展安全提供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专利预审绿色通道不单是一个快速拿到专利证书的渠道,更要将专利申请与实际的产业化趋势相结合,让专利布局引领产业发展。例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布局覆盖全流程的专利族,通过深化与集团内单位的产研融合、核心专利许可的方式,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引+专精特新配套”的产业协同网络,带动上下游产业升级,推动培育千亿级高端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驾护航,能够走得更稳。依托专利预审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举措,让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逐渐形成合力,进而将知识产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持续的创新、产业和发展优势,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书写新的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岳芷欣(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团队、河溶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