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李冲、通讯员谢娅)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源头。9月23日,省农科院在鄂州举办农作物种质资源现场展示交流会,集中展示近年来我省收集的水稻、高粱种质资源以及新创制的新种质2000余份,来源广泛、类型丰富,吸引多家省内外育种单位现场“淘宝”。这也是我省首次举办农作物种质资源田间展示活动,旨在促进优异种质资源利用共享、利用,加快育种创新进程。
“来自非洲的极端耐热水稻资源在哪里”“这是经过改良后的矮杆、抗病高粱新种质吗”………记者看到,参会专家们一到资源展示田,便迫不期待地按照会务组提供的资源清单,一一对照察看。这些种质资源“高矮胖瘦”不一,耐热、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各异。田间仿佛成了秀场,供专家、企业家们挑选。
现场,一批利用耐热水稻资源培育出的新种质最受关注。据了解,这部分育种材料已连续经历2022年、2024年及今年高温环境的严峻考验,综合表现出耐热、优质、丰产等特点,已向多家育种单位进行了共享,有望助力培育出兼具耐热、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湖北省农科院是我省较早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的单位之一,截至目前,累计收集保存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1.1万份。近年来,针对我省水稻生产面临的高温热害问题,科研人员对这批资源进行耐热性调查,筛选出极端耐热的优异种质,为后续基因挖掘和耐热新品种培育奠定坚实的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