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分歧。面对分歧,必须冷静下来权衡利弊;面对分歧,彼此不能为了面子失去公平正义;面对分歧,彼此不能固执己见;面对分歧,彼此要善于客观对待他人的想法和意见;面对分歧,必须把对方的出发点弄清楚,不能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上当即予以彻底否定;面对分歧,必须善于换位思考,不能把自己限制在狭隘的空间里。
孔子先生在《论语·雍也》中曰:“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站得住,站得稳,那就要让他人站得住,站得稳;如果我们想行得通,那就要让别人行得通,我们不能当别人的绊脚石。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怕和他人有分歧,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彼此的分歧,关键在于如何让彼此的分歧变成促进事物发展的正能量,而不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没完没了的矛盾冲突。只有让我们站在公平公正立场上对待分歧,我们才不会在固执己见中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只有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才能在分歧中获得最大公约数中的优化实施方案。如果我们的心眼过于狭小,彼此就难以达成共识。

只有把分歧放在秤盘星上衡量,我们才能明白无误地认识到究竟谁对谁错;只有把分歧放在大局和长远利益上进行反复考量,才知道彼此分歧的差距在哪里,有价值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只有抓住分歧之间的本质进行比较和鉴别,才不会主观臆断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只有坦诚承认别人的好处和优势,我们才不会心生嫉妒。
只有积极主动化解分歧中可能产生的矛盾,才能把彼此潜在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用仁者仁心对待彼此存在的分歧,才能勇于担当责任和义务;只有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克己慎行,才不会因为对分歧处理不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只有用仁者仁心客观对待彼此的分歧,才能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最佳效果。
只有不把分歧激化为彼此的矛盾,才是智者的正确选择;只有将分歧大事化小事化了,才是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只有在分歧面前求得灵活变通,才能更快形成统一意志的创新思维;只有在分歧中形成精诚团结的局面,才能在彼此的坦诚中化干戈为玉帛;只有在相互虚心学习中共同进步,彼此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只有把分歧变成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彼此才能获得诗和远方的精神愉悦享受,而不是没完没了你死我活的争斗。(郭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