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评论:铭记苦难辉煌,汲取攻坚力量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9月,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响与第12个烈士纪念日的庄严时刻交汇,我们站在时代的长河畔,聆听来自历史的深沉呼唤。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已熔铸成民族记忆中最深刻的烙印,并时刻提醒我们,铭记是最好的致敬,传承是最有力的奋进。

历史的车轮碾过苦难与辉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八十余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早已远去,但先烈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依然巍峨耸立于民族精神的高地。他们面对强敌时的铮铮铁骨,生死抉择时的凛然大义,绝境中的坚韧不屈,共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杨靖宇胃中的草根棉絮、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决绝、左权家书中的铁血柔情……这些具体而微的历史片段,汇聚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洪流,彰显了爱国主义的纯粹与崇高。苦难磨砺意志,辉煌照亮前程。党员干部应当时刻回望这段历史,从中感受先烈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献身精神,体会民族存亡关头迸发出的惊人力量,让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

烈士精神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烈士纪念日的设立,正是对这种脊梁精神的国家礼赞和集体宣誓。先烈们身上展现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跨越时空界限,依然熠熠生辉。这种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标本,而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依然要面对诸多“雪山草地”“娄山险关”,更需要从先烈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努力像革命先烈那样,始终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勇于担当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铭记历史、弘扬先烈精神最终要落脚于奋进复兴征程的实际行动。历史的启示从未如此清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正是一代代奋斗者继承先烈遗志,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结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景无比光明,挑战也前所未有。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既要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要把握历史主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共同富裕等各个方面履职尽责、建立新功。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对烈士精神最好的弘扬,就是将其注入当下的奋斗实践。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铭记凝聚力量,以传承开创未来,在复兴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崭新篇章,以此告慰历史、告慰先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汇红(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评论:铭记苦难辉煌,汲取攻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