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宜昌669名项目警长敲门问需解难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通讯员 汪勇 覃江锋

“三峡水运新通道是重大项目,我们要对辖区旅店、出租屋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安全隐患不留死角。”盛暑时节,作为项目警长,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区分局太平溪派出所所长熊峰每天一大早就带领民警启程走访。

今年以来,宜昌市公安机关紧扣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选派熊峰在内的669名项目警长对接全市重点企业、建设项目,累计解决1100余个急难愁盼问题,护航高质量发展。

从各打一板子到寻找“金点子”

“最近大桥的桩基施工量更大了,居民的投诉却大幅减少。”8月18日,宜昌市伍家岗区宝塔河派出所所长金承宇说。

今年3月,宝塔河派出所辖区内的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开建。由于施工噪声,周边居民通过市长热线、公安、环保等多个渠道和部门反复投诉。

施工方也有苦衷:作为宜涪高铁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项目仅直径3米的主桥主墩钻孔桩就有120多根,一旦开钻还要连续作业保证工程质量。

既要保证重点工程连续施工,又要保障居民合理诉求,项目警长思考着如何解决“既要又要”的难题。担任项目警长后,金承宇和同事们一次次扎进工地、一次次走访居民,沉下心倾听各方诉求,一步步寻找最优解。

在宜昌市公安机关协调下,靠近居民区一侧,建起了208米长、3米高的隔音屏障。为保证隔音效果,又把一路之隔的工地围挡从2.5米加高加固到了4.5米。工地搅拌站还穿上了“外衣”,噪声问题被精细化破解。

今年以来,宜昌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对宜涪高铁项目在宜昌境内的8个标段、14个项目部开展全覆盖走访,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把工地现场作为锤炼干部队伍的实战课堂。

当地项目警长由市、县公安机关和派出所的一把手、青年干警担任。他们集上门服务、日常巡逻、隐患排查、快速响应于一身,将警务工作站搬到问题现场,让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5%。

淬炼服务群众的本领

“警方年初帮我们铲除制假团伙,现在又主动上门指导风险防范,真是想到我们心坎上了。”7月9日,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安保部门负责人吕文勋感慨。

当日,在公司会议室里,伍家岗区公安分局项目警长向海荣带着专家团队,逐条梳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网络诈骗防范等风险点。

“由于企业知名度高,仿冒公司产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向海荣说,在隔三岔五的串门中,他和同事将企业的烦心事记在了心上。

今年初,向海荣再次获取到一条网络售假信息后,不等企业报警立即启动项目警长直报通道。宜昌市公安局集中组织环食药侦、网安等多警种成立专班,历时数月跨省追击,成功打掉一个涉及全国3省市的制假售假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涉案金额150余万元,为企业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转变的是主动警务的理念,淬炼的是服务群众的本领。”向海荣说。

今年以来,宜昌市公安机关通过“项目警长”机制定期联系重点企业524家,上门服务企业万余次,推动涉企行政审批时限压缩40%以上。

“兼职”飞手助力破大案

6月21日,在我省某市城郊一处乡村公路上,一辆农用三轮车与小轿车相向而行,一场非法交易在几分钟内迅速完成。

犯罪嫌疑人不知道的是,不远处,办案的宜昌专案组民警张潇鲁操纵着无人机已将他们的一举一动全部记录下来。

“行动!”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抓捕组迅速出击,现场查获违禁物质340公斤,涉案资金近300万元。

“犯罪分子十分狡猾,选择四周空旷的乡村交易。让我们难以靠近取证和实施现场抓捕。”张潇鲁说,无人机却让他们无处遁形。

张潇鲁原本是一名普通办案民警。今年,他和部分战友主动报名参加无人机培训,成了支队的“兼职”飞手。

如今,宜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队9个大队都有了无人机飞手。除去体能、战术、警械等基本训练科目之外,飞手们每周训练无人机飞行一至两次。

响应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号召,越来越多的宜昌民警通过业务学习强基提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如今,在大型活动现场,无人机、机器狗配合民警实时开展动态巡控,构建起“空地一体”巡防网络。在工厂园区,“鼠标巡逻、探头站岗、数据研判”的智慧警务体系被警方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奔走在宜昌生产生活一线的项目警长们运用科技手段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79处,涉企案件破案周期同比缩短40%,挽回经济损失4551万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宜昌669名项目警长敲门问需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