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评论:“顺木之天”育良材

据新华社报道,第十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18日在新加坡举办,本次论坛以“大变局时代下的领导力建设”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并致辞。石泰峰表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善于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这一重要论述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主动担当作为,在时代浪潮中找准人生坐标。

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记载,郭橐驼种树遵循“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法则,根据不同树木的生长特性因势利导。这恰与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形成深刻呼应。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干部,如同不同品种的树苗,有的根系发达适合深耕,有的枝叶舒展适宜拓展,有的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有的则需要经历风雨的淬炼。若强行用统一标准衡量,用固定模式培养,难免陷入“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困境。真正的成长之道,在于清醒认识自身特质,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在动态平衡中把握发展节奏。

《孟子·公孙丑上》记载的揠苗助长寓言,至今仍发人深省。现实中少数干部急于求成,热衷于追求“短平快”的显绩,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兴趣寥寥。这种心态折射出对成长规律的认知偏差。表面上看,是少部分年轻干部性格急躁不稳重,实际上是他们没有把握自身成长的规律性,长此以往则会影响事业发展。年轻干部需涵养“慢工出细活”的耐心,要在制定政策前深入调研、推动改革时充分论证、服务群众中润物无声,要有这份“慢”下去的耐心与定力。唯有将雷厉风行的“快”与久久为功的“慢”相结合,才能既跑出加速度,又干出高质量。这如同黄山松扎根岩缝,既要有向下生长的定力,也要有向上突破的勇气。

《周易·系辞下》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是年轻干部成长必须掌握的硬核本领。按部就班只会陷入一般,事事留心处处创新,方能临危不乱,始终有解决困难的底气和策略。年轻干部的成长,最怕心态浮躁,考验的是自我定力。是树就深深扎根,是花就努力芬芳,无惧风雨,各自精彩。变化是永恒的,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总有新事物不断出现,有新问题待解,而年轻干部最富有朝气,思维和行动也应随之灵活调整,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系统工程,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也要创新培养机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年轻干部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把工作交给事业,把成长交给组织,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期待更多年轻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波(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团队、区委组织部 )

责编:丁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评论:“顺木之天”育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