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网红夜市玫瑰街焕新后,商户们共同守护美食地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竞恒 通讯员 周玉琴 肖赟 王越

“原来这里是一种破烂不堪的‘烟火气’,您可以脑补一下,就是电影里的那种老旧街巷,而现在的‘烟火气’则干净清爽、令人舒适。”11月15日晚,武汉市汉阳区江汉二桥街道玫瑰街上,汇美多多餐饮店老板沈文辉回忆起这条街的过往,有些感慨。作为武汉夜市经济的“老牌网红”,这里汇聚了161家餐饮商户,以其浓郁的“烟火气”成为市民游客追捧的美食地标。

玫瑰街改造前。

晚上7点,正是用餐高峰期的玫瑰街秩序井然。机动车有序停在划定区域,车行道畅通无阻,人行道干净整洁,商户门前的外摆区域统一铺设灰色地垫,桌椅整齐划一,食客们围坐用餐,地面不见油污。

改造后的玫瑰街,焕然一新。(通讯员肖敏摄)

曾经的玫瑰街虽然热闹,却在背后藏着不少“顽疾”。晚高峰时,流动摊贩挤占机动车道,机动车违停、人车争道成为常态;商户外摆缺乏统一标准,超范围占用盲道、堵塞人行道屡见不鲜;餐饮油污渗进地砖,形成难以清除的污渍;部分商户彻夜经营,噪音、油烟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加上执法巡查难以覆盖全时段、保洁力量跟不上夜市体量,这些问题长期“反复治、治反复”,既影响消费体验,也制约了街区长远发展。

转机始于今年8月至9月实施的硬件标准化改造。工作人员从玫瑰街(龙阳大道至金龙路段)美食外摆街区的人行道入手,将210米的路段铺设黑色沥青,并通过黄色分隔线,为行人留出空间。

玫瑰街秩序井然。

“我们还将原本封闭的绿化带改成开放树穴,移除低矮灌木、保留高大香樟树。”江汉二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执法队员邢明轩介绍,通过一系列改造,既拓宽了通行空间,又消除了卫生死角。

针对最棘手的油污问题,街区则推行“源头防污”标准化方案,统一铺设防滑防渗漏地垫,让夜市地面实现“可水洗”。同时,拆除商户自建台阶,进行统一重建,人、车行道间增设统一制式护栏,从设施上筑牢安全防线。

外摆区铺设地垫,中间则通过划定黄线,为行人留有空间。

治理的关键在于形成合力。玫瑰街建立了“政府主导、商户自治、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去年3月,街道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将夜市经营时间明确为下午5点半至次日凌晨2点,既满足经营需求,又减少对居民的噪音干扰。汉阳环卫集团实施“退桶行动”,与商户签订免费餐厨垃圾收运协议,每晚从后门上门收运,解决了商户的后顾之忧。

汉阳环卫集团四公司优化了作业模式,新增20名环卫人员,增设16时至24时作业班次,增配多台高压冲洗车和清运车,重点清理夜宵垃圾和顽固油渍。“原来油污渗透到地砖里,怎么都清洗不干净;现在路面铺设沥青和地垫,清洗起来方便多了。”环卫质检员黄浪表示。

更令人欣慰的是商户的主动参与。在街道引导下,商户自发成立“商家自治联盟”,出台《自治公约》,自觉践行“客来地清,客走地净”的约定。“邻居们互相提醒,没人愿意破坏这个好环境”,商户王女士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共识。

“以前,商户们各自为战,而现在,如果有外地游客想要吃虾,我们就会推荐这条街上最会做虾的餐馆给他们。”沈文辉说,大家的共同荣誉感都被激发出来,商户们相互推荐、相互监督,共同守护玫瑰街这块金字招牌。“环境好了,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网红夜市玫瑰街焕新后,商户们共同守护美食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