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预警!湖北5地拉响浓雾黄色预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程敏 李伟
“清晨出门3分钟,人‘消失’在雾里。”
11月11日清晨,湖北多地被浓雾笼罩。恩施、宜昌、荆州、咸宁、鄂州等地相继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能见度一度不足200米,部分江面、山区路段更是白茫茫一片。
省防灾减灾救灾办公室提示,这轮雾情将持续至15日上午。随着冷暖空气“对峙”、空气湿度升高和大气静稳状态叠加,雾霾天气在中北部地区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01
大雾从哪来?是冷空气和湿气”合谋“的结果
“这次大雾形成的原因很典型。”省防灾减灾救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夜间气温下降、湿度偏高,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而低层风速弱、空气难以垂直流动,由此双向作用,形成“平流雾”和“辐射雾”交织的天气形态。
气象监测显示,未来一周(11日至17日),我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14日至15日早晨局地仍有雾,大气静稳,部分城市存在轻度污染风险。
专家提醒,雾霾叠加时段空气质量可能下降,公众需减少户外活动,老年人、儿童、心肺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护。
02
雾中出行:当心团雾,避免“盲行”
深秋和冬季是“团雾”多发的季节,一般出现在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是清晨。“团雾”常出现在高速公路、雨后山区等路段,其中,高速公路最为多发,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作高速公路上的“流动杀手”,因为“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温度较高,昼夜温差更大,非常有利于“团雾”的形成。
当高速公路上出现“团雾”时,一旦有车辆驶入,尤其是在车流较大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多车连续追尾事故。
高速交警提醒,当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500米时,要及时打开雾灯、示廓灯或近光灯,与前车保持足够车距。
“能见度低于200米,车速就不能超过60公里/小时。”交警部门指出,雾中驾驶切忌使用远光灯,以免反射光线造成“白幕效应”。若视线过差,应将车停到安全地带,打开双闪,等待能见度恢复。
同时,水上、山路、桥梁、隧道口等地段风险更高,应尽量避免夜间出行。
03
健康防线:雾霾不止“遮眼”,更“伤肺”
雾天出门,不仅仅是“看不清”,更要防“吸进去”。
气象专家提示,大雾天气中空气流动性差,颗粒物、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形成轻至中度污染。
老人、儿童及心肺功能较弱人群尽量减少外出;
避免在早晚高湿时段晨练或骑行;
外出佩戴防雾霾口罩或护目镜;
室内保持空气清洁,可间断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
“看似浪漫的雾,其实藏着无形的健康威胁。”专家提醒。
04
风起云开:冷空气即将“清场”
雾霾天不会久留。
根据省气象台最新预报,16日至17日全省将有一次明显大风降温过程,偏北阵风可达6~8级,平均气温将下降5~9℃。
届时,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从17~23℃降至11~15℃,18日早晨最低气温降至2~7℃。
大风到来将“吹散”雾霾,但也带来新的防范重点。
省防灾减灾救灾办公室提醒:
请及时加固门窗、广告牌、棚架等易被风吹动的物品;
避免在高楼之间的狭窄通道行走;
停止高空、水上、户外危险作业;
及时添衣保暖,谨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