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1月11日,网信廊坊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网传香河县发生“拦截婚车索要50条香烟”一事,实为9条,且未指定香烟品牌,公安机关视情节轻重对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据11月11日红星新闻报道)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此前有媒体报道,接亲司机称,拦车者提出要么支付50条普通香烟,要么支付10条高档香烟,否则不让婚车通行,双方僵持约一个小时。新人考虑到婚礼行程安排紧凑,不愿在大喜之日过多纠缠,决定弃车离开。
现在经警方调查核实,索要的香烟数量和品牌与接亲司机所述存在差距。而且,阻拦的时间长短也有出入。可见,司机宋某某有夸大其词之嫌,警方对其批评教育并不为过。当地公安机关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回应,值得肯定。然而,事件仍有诸多疑问。
一是,索烟行为是不是6人有组织、有预谋的?据网友透露,一些人在酒店、路口专盯婚车,然后有组织地实施违法行为,已经具备职业化的特征。因为他们是团队行动,新人敢怒不敢言,要么被迫就范,要么只能放弃接亲车辆。
就是说,如果他们与新人之间并非亲朋好友的关系,这恐怕就不能算“闹喜”“闹婚”,而是涉嫌敲诈。这种团队性质的行动,应该高度警惕。他们6人此前有没有类似行为?他们6人和新人之间,是不认识还是亲朋好友关系?
当地通报
二是,后果该谁承担?接亲司机宋某某夸大其词固然不妥,但他当时表示,车辆服务费没有结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有可能担心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毕竟,经过6人这么一闹,新人一走,他们的费用谁来支付?难道起个大早白忙活一场?
那么,他们的费用结算了没有呢?又是谁承担的呢?
三是,通报中称,公安机关视情节轻重对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警方并没有说明处罚的依据,是因为扰乱社会秩序、寻衅滋事,还是因为其他?同时,这是不是说,并非6人全部被行政处罚?
对阻拦婚车索烟的行为,不管是否得逞,警方要想纠正这些陋习,就必须进行定性,然后处罚,以儆效尤。
新人安排好的大喜事,被这6人一搅和,喜庆的气氛大打折扣,新人的心情也受到影响。事件之所以闹得这么大,就是因为在一些地方类似行为成灾,群众意见很大。所以,抵制和打击低俗婚闹等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需要强有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