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五峰88岁老党员罗官章逝世,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他工资卡余额仅剩38.83元。这串数字,没有豪言壮语的渲染,却胜过千言万语的诠释,揭示了一名共产党人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融入生命、奉献人民的感人事迹。
乡亲们不脱贫,我吃不好睡不香。1997年,罗官章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退休。本可安享晚年,但他毅然回到海拔1800米的牛庄乡,这个曾被称作“宜昌小西藏”的贫困地区。作为曾在此任职13年的乡党委书记,罗官章经常说:“党员就要像一颗种子,撒到大山里,就应该帮老百姓谋出路。”
纵观罗官章的一生,他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无论是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艰苦奋斗中,还是在退休后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岁月里,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
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征程中,罗官章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融入到一次次产业尝试里。他推广地膜苞谷,解决百姓粮食紧缺问题;他发展香菇产业,让九里坪村的香菇产业越做越大;他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带领全乡人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退休后扎根基层的日子里,罗官章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融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行动中。他将自己的积蓄和退休工资全部用于扶贫和乡村振兴,帮助困难群众,支持创业青年。正是这份跨越岁月的坚守,让贫困山乡长出金疙瘩,让万千村民摆脱贫困。
生活上,罗官章对自己“苛刻”到了极致,最后一顿晚饭是几个炕洋芋,穿的衣服洗得发白。但他对群众却“大方”得无私,给困难户塞钱时从不含糊,把积蓄都投进天麻种植试验。
衣柜里,罗官章珍藏着7枚奖章,其中最锃亮的一枚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奖章不是陈列品,而是他踏遍山梁的脚印凝结成的勋章,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证明。
38.83元的余额,是罗官章清廉奉献的最好写照。正是这串数字,见证了他对党的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绝对忠诚,见证了他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38.83元的余额,也连接着另一串滚烫的数字——520元的最后一次党费。这是他用特殊数字对党做出的深情告白,更是他心中有党的生动注脚。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化在血液中的坚定信仰。
无论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乡党委书记,还是退休后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老党员,罗官章的每一次选择,都在践行他在党旗下的誓言,都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不变的初心。
任岁月流逝,38.83元的余额静静地诉说着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和纯粹滚烫的信仰,这是接续奋斗的力量,也是撑起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脊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省社科联“文安平”网评团队、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