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评论:精神遗产永不褪色

11月3日,《湖北日报》报道,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88岁的退休干部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宜昌小西藏”,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老人走后,女儿李秀英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父亲的工资卡上,最后的金额定格在38.83元。罗官章工资卡上38.83元的余额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7枚熠熠生辉的奖章形成强烈对照。这位扎根深山49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不让乡亲穷着闭眼”的誓言,其身上凝结的忠诚、实干与无私品格,不仅改写了山村命运,更在新时代坐标系中点亮了精神灯塔,释放出厚重而深远的社会价值。

忠诚品格筑牢信仰根基,为社会凝聚精神向心力。对党的赤胆忠心,是罗官章品格中最鲜明的底色。从1956年入党伊始,这份忠诚便渗透在他49年的坚守中:任乡党委书记13年,他带领群众开山劈路、修建电站,用锄头和汗水缔造了敢闯敢拼的“牛庄精神”;1997年,罗官章退休本该安享晚年,可他退休第二天,又重返牛庄,只因“没能让乡亲富起来,内心有愧”。他笔记本上“忠诚、干净、担当”的顶页大字格外醒目,以及人生最后一笔520元党费里的深情告白,诠释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真谛。在价值多元的当下,这种历经岁月淬炼的绝对忠诚,为社会提供了清晰的精神坐标。它让人们看见,信仰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这种品格力量能够跨越年龄与职业的界限,凝聚起全社会对初心使命的共识与敬畏。

实干品格破解发展难题,为基层治理提供实践范本。 “乡亲们荷包没钱,死了也闭不上眼。”罗官章生前常把这话挂在嘴边。牛庄乡海拔1800米的高寒环境,曾是脱贫路上难以逾越的屏障,而罗官章用“铁脚板”与“硬骨头”精神给出了破局答案。为攻克天麻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关,他在实验中不幸失去两根手指。这悲壮的一幕,将他“实干”的精神推向了极致。这已远超一般的勤奋,升华为一种为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钢铁意志。当第一粒天麻种子成功培育,他无偿传授技术,带动全乡125户村民户均增收5000多元,最终让天麻产业年产值近7500万元。这种“干部先试错,农户再跟进”的务实策略,不仅培育出烟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三大支柱产业,更让牛庄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6万元 。罗官章的实干品格,为基层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从来不是空谈,唯有扎根实际、敢闯敢试、直面难题,才能破解发展困境。这种“钉钉子”式的实践精神,成为基层工作者可学可做的行动指南。

无私品格涵养社会正气,为文明传承注入温暖力量。“把退休金用空,给乡亲留财富”,罗官章用一生书写了“无私”二字的重量。他每月退休金除买药外,大部分都用在了搞试验、送种子和帮助老乡。但不管哪家孩子缺学费或谁家遇到难处,他一塞就是300元、500元。但自己的日常生活简朴得近乎苛刻,他最后一顿晚饭,竟是几个炕洋芋。这种“予人千金而自奉甚俭”的境界,在功利主义思潮面前愈发显得珍贵。罗官章临走前再三交代,他走后,不得收乡亲一分份子钱。他拒绝收礼的遗愿、无偿分享技术的善举、培养致富能手传递希望的坚持,如同火种点燃了乡村的互助温情。这种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为社会文明注入了温暖底色,推动形成守望相助的良好风尚。

罗官章曾说:“党员就要像一颗种子,撒到大山里,就应该帮老百姓谋出路。”他用88年人生践行了这句话,其忠诚、实干、无私的品格,不仅让穷山坳变成聚宝盆,更成为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这种品格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黏合剂,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是涵养社会新风的催化剂。

38.83元的余额终会清零,但罗官章留下的精神遗产永不褪色。他的品格所彰显的社会价值,将继续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为民服务、实干奉献中书写人生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评论:精神遗产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