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三年事故率下降五成 神农架高山公路铺就“电热毯”

融雪技术让山区公路行车更安全。    (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东东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潘庆芳 邓志朝

10月22日,神农架林区开始降雪。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冬季降雪量大,公路积雪凝冰现象较为常见,冬季道路交通安全也变得尤为重要。

“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修建智能融雪化冰公路,让昔日的事故多发路段事故率大幅减少。”神农架林区公路管理局副局长王建群说。

气温骤降,从松柏镇出发一路向西,驶上10多米宽的S307省道,沿途崇山峻岭,不断有旅游大巴和小车经过。该省道从八角庙到茨芥坪(简称“茨八线”)有15公里,几乎全是“山路十八弯”,急弯险段多。

智能融雪化冰系统就建在这条路上。沿线可见,每隔几公里,路边就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和一个白色的箱子。53岁的陈绩正弯腰用钥匙打开箱门,逐个检查开关。他是松柏公路管理站副站长,也是智能融雪化冰系统的操作员。

“每当下雪时,就要提前按下开关,30分钟后路面开始升温,最高可达10摄氏度左右,积雪能自动融化。”陈绩介绍,茨八线设置了13个变电柜,智能融雪化冰路段里程3.1公里,系统主要分布在弯道、陡坡和背阳坡处。

茨八线是松柏镇到木鱼镇、天燕景区以及大九湖等景区的必经之地,冬季滑雪旺季一天通行车辆可达1500辆,海拔从千米跃升到1700米,且位于阴坡,冬季道路长时间结冰。

为从根本上解决冬季冰雪天气行车安全隐患,提升道路服务能力,2022年,在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局投资亿元,对该路面应用融雪技术进行提档升级。全线采用缓释型蓄盐路面和碳纤维加热路面技术。

从路面外观来看,黑色的沥青路面有盐白色的颗粒。“这就是缓释型蓄盐路面,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抗凝冰材料。”王建群进一步解释,蓄盐材料中的盐分充分融入混合料中,通过挤压渗透,逐渐向盐分浓度较低的路面透出,从而防止和延缓路面的结冰。

还有更神奇的技术,在10厘米的地下。王建群说,监测数据反馈至监控系统后,将进行智能预判,以控制加热系统的开关,加热系统启动后碳纤维材料开始发热,路面温度升高,从而起到融雪化冰的效果,这犹如给路面铺上一层电热毯。

“我们每年都要来神农架旅游,路面能够快速除雪,让行车更安全了。”在一处观景点,自驾来此的河南郑州李女士正给丈夫拍照。

王建群介绍,3年来,运用融雪技术让路面行车更安全,交通事故率降低52%,助力神农架林区冬季滑雪旅游经济。此外,还降低养护成本,提高道路养护质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三年事故率下降五成 神农架高山公路铺就“电热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