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评论:“能为善为敢为”谱写“十五五”新篇

近日,武汉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总结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奋力冲刺,确保完成四季度目标。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武汉市前三季度经济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离不开广大干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接着一件抓的持续奋斗,第四季度既是全年收官战,也是“十五五”布局谋篇之际,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要扭住“干部”这个关键因素,在思想行动上“能为”,在改革创新中“善为”,在识变求变中“敢为”,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新时代英雄城市的新气象新作为新贡献。

在知行合一中让干部“能为”。《礼记·大学》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强调“正心诚意”才能做出一番改变。项目攻坚、乡村振兴、消费提振、安全维稳……这些工作,因其时间的广度、推进的强度、落实的难度,呼吁干部更要以持续不断的学习劲头,夜以继日的打磨坚持来干好事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涵养“小干部也能干大事业”的豪气,个人力量虽小,但不是零,自觉将个人力量融入武汉发展,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积力之所举,“大事业”也将逐步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不论处在何种发展阶段都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强政绩观教育持续引导干部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坚持在闯关转型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奋勇争先的干部脱颖而出,“摇头摆手”的干部无所遁形。

在创优争先中让干部“善为”。干一番事业,寻一番作为,既要有“想干愿干”的主观意愿,也要有“能干善干”的过硬本领。近些年,“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等具有时代特色、引领发展方向的新鲜词汇如雨后春笋,要求干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工具包”来应对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回望“十四五”,武汉的经济重回主赛道,跨越2万亿台阶,数字经济跃升全国十强,推进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280个,预计累计完成投资3.38万亿元……写在“纸上”是蓝图,写在“地上”是发展,这一系列成就是武汉“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生动体现。启发我们要淬炼有解思维、数智思维、改革思维、市场思维、法治思维,锻造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本领。组织部门要及时补足干部“精神之钙”持续激发笃信笃行内生动力,聚焦干部培训实效,进一步推进人岗相适,让干部遇事“善为”,更有效地推动支点建设。

在制度保障中让干部“敢为”。“按图索骥”的故事告诉我们机械地按照《相马经》的内容去寻找千里马却只能找来癞蛤蟆,干事创业也是如此,只知道机械执行上级文件、死抠规章制度,而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执行能力的干部就会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挖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一些干部是存在惰性思维,不愿创新,但有一些干部并不是没有“识变”的能力,而是没有“求变”的决心,担心出错问责只能裹足不前。针对这一类型干部,组织部门要树立鲜明的激励导向,奖励一批敢于勇立潮头、先行先试、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干部,凸显及时奖励效能。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干部在履职中的失误和错误,实施精准规范责任问责,引导广大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放手干事、奋勇争先。同时,也要推进制定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把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干部调整下来。以制度保障为“敢为”者鼓劲撑腰。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十五五”的画卷已经缓缓铺开。省委要求武汉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武汉干部要始终向着省委指引的方向,“能为”“善为”“敢为”,在接续奋斗中勇开新局,谱写更加绚丽的“十五五”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紫薇(武汉市汉阳区)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评论:“能为善为敢为”谱写“十五五”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