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漏服抗凝药3个月 六旬爹爹半年内两次脑梗 医生:慢性病用药别马虎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牧 张雨 贾瑾慧)“这次真是教训深刻,以后肯定严格按要求吃药,再也不敢马虎了!”10月26日,武汉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内,已经康复即将出院的李先生(化姓)想起不久前的这场惊魂经历感慨不已。

时间回到3月,64岁的李先生因急性脑梗死被紧急送医,医院为其施行右侧大脑中动脉取栓术,术后恢复良好,未留下任何后遗症。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考虑到他有心房扑动病史,需长期规律服用包括抗凝药物在内的多种药物,“抗凝药物是预防血管栓塞、避免脑梗复发的关键,千万不能漏服、停服。”

本以为遵医嘱服药就能平安无事,可10月12日清晨,李先生在家中突然栽倒在地,家属发现时,他已意识模糊,右侧胳膊和腿完全无法动弹。“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想着赶紧送医院!”家属回忆,他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路疾驰赶往医院,从发病到抵达急诊科仅用了50分钟,为后续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武汉市普仁医院卒中中心接到患者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医护人员迅速为李先生完善头颅 CT、血管造影等检查,结合其症状和既往脑梗病史,快速判断其为急性脑梗死,且存在血管闭塞情况。“患者有脑梗病史,此次发病急、症状典型,必须尽快手术取栓,否则可能留下偏瘫等严重后遗症。”值班医生介绍,医院随即为李先生安排急诊动脉取栓术。手术团队默契配合、精准操作,成功开通闭塞血管。

术后,管床医生在复盘病情时却产生了困惑:李先生明明表示自己一直“正常服药”,为何短短半年内会再次发生血管闭塞?带着疑问,医生再次详细询问其服药细节,这才揭开谜底,由于每日需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李先生在3个月前不小心漏服了抗凝药物,之后一直未再服用,也未告知家人和医生。

医生跟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通讯员供图

“心房扑动患者本身就存在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导致脑栓塞的风险,抗凝药物能有效抑制血栓生成,预防血管堵塞。”武汉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严钢莉解释,李先生漏服的抗凝药物,正是阻断血管栓塞的“关键防线”。虽然他按时服用了其他药物,但缺少了抗凝药物的保护,心脏内再次出现血栓,最终导致此次急性脑梗死复发。

武汉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黎逢光强调,对于有脑梗、心房颤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长期规律服药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抗凝、抗血小板等预防血管闭塞的药物,切勿擅自漏服、停服。她建议,若因药物种类多容易混淆,可通过设置手机闹钟、使用分药盒、让家人提醒等方式辅助服药;一旦发现漏服,需及时咨询医生,根据专业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切不可自行补服或调整剂量,避免因用药不当引发健康危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漏服抗凝药3个月 六旬爹爹半年内两次脑梗 医生:慢性病用药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