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江岸法院善意执行,让两家人“卸下重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姜泰阳)2023年秋夜,公园里灯火朦胧,年过七旬的王婆婆像往常一样在步道上散步。谁也没想到,一场意外即将打破两个家庭的平静——初中生小赵骑车从转角闪过,不慎将王婆婆撞倒。经诊断,王婆婆下身多处骨折,需长期治疗。

事发后,小赵的父母赵某夫妇立即赶往医院处理,但随着治疗深入,双方对赔偿金额产生分歧,王婆婆的女儿刘某认为治疗耗费较大、对方缺乏诚意,而赵某夫妇则表示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高额赔偿,多次交锋后大家不欢而散。

2024年10月,刘某代母亲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判决赵某夫妇支付各项人身损害赔偿近11万元。判决生效后,因赵某夫妇未履行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法官任保群第一次翻阅卷宗时就注意到了案件的特殊性。“这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侵权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但案件执行有一定的‘难处’。”

通过网络查控,他发现赵某夫妇名下存款不足3000元,且无房产、车辆等可供执行的财产。随后,任保群传唤赵某夫妇来法院接受调查。

“当时我们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确实想好好解决。”赵某回忆起事发当晚,语气中带着无奈。任保群注意到,这个中年男子的手掌布满老茧,衬衫领口已经磨损发白。

“我们也不是不想赔,但一下子真的拿不出十万块……”原来,妻子周某身体不好,还有需要全天看护的弟弟,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赵某开网约车、打零工维持。

而另一边的王婆婆家中,七旬老人至今行走不便,女儿刘某提及母亲受伤,心中不忍。“我妈现在还要卧床,他们一直回避问题、消极处理,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合理的赔偿。”

面对僵局,任保群决定去赵某家中看看。七月流火,推开房门,热浪裹挟着药味扑面而来,一家五口都生活在这不到60平方米的还建房里。

“天这么热,他们家为了能省钱不舍得开空调,确实过得蛮难。”社区工作人员向任保群介绍了一家人的情况。

这一次的实地走访让任保群更加确信,简单的强制措施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回到法院后,他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让刘某通过视频了解了赵某家的实际困难,又耐心地向赵某说明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看到对方真实的生活状况后,刘某的态度开始缓和:“如果确实困难,我们可以商量。”

这份理解,成为化解纠纷的关键。

随后的调解变得顺利起来。赵某主动提出向亲友借款,争取一次性解决赔偿问题;刘某也表露出谅解之意,同意适当减免部分金额。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几日后,在执行事务中心接待室里,赵某将从亲戚、朋友等多方筹措的7.5万元交到刘某手中。

“谢谢法官的耐心调解。”赵某说,“事情解决了,我们心头的石头也落了地。”刘某也轻轻点头:“纠纷化解,两家都能重新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江岸法院善意执行,让两家人“卸下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