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王好 周勋)与AI智能体探讨根系奥秘,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毛结构,亲手操作机器人完成指令——10月20日至24日,江汉大学实验小学第二届“炳灵科学周”现场,一场围绕“生命之根”的探索,将前沿科技与自然探究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科学魅力。
寻觅根系奥秘 奠定探究基础
科学周启动前,学校已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生活,收集形态各异的植物根系,并选取植物进行家庭养护观察。学生们化身“植物侦探”,在小区、公园、菜市场等地展开“寻根之旅”,识别出胡萝卜的主根、小麦的须根等不同形态。
他们运用透明瓶进行水培实验,每日记录根的长度、颜色与形态变化,绘制成“根宝宝成长日记”。这些观察记录为科学周主场活动奠定基础。
创设多元情境 体验科学魅力
10月23日下午,科学周主题体验活动将校园变为“根系乐园”。学生们分批次进入各互动场馆,开启探索之旅。
在“根与科学家”馆,学生通过视频观察根的生长过程,并自主学习四位植物学家的科研故事。“根的博物馆”展出了学生前期收集的各类根系、根的标本以及以根为材料的艺术品,配以标签说明,成为学生交流发现的平台。“根长出来了”展区集中展示了学生的水培成果,洁白的根须与配套的观察记录、绘画作品,共同呈现根的成长轨迹。
场馆内,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根尖、根毛结构,通过多感官体验了解根的吸水、固定等功能。创意活动中,学生用超轻黏土制作根宝宝,烹饪根类蔬菜,体会根在艺术与生活中的应用。
“AI技术的融入,为传统自然观察插上翅膀。”活动现场设置“AI好问窗”,学生与智能体问答互动,即时解答关于植物根的疑问。机器人与机器狗的登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操作设备完成任务,感受人工智能魅力。
高校科研引领 拓展科学视野
科学周期间,学校特邀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团队举办科普讲座。生科院专家以“植物的神奇大脚”为题,讲解根的功能与奉献。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则带来“小小安全卫士”主题讲座,通过模型与游戏,阐释科学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两场讲座设置互动环节,学生踊跃参与,在交流中拓宽科学视野。
10月24日,三年级学生走进江汉大学,参观生命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开源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及美术学院。他们在实验室观察植物标本,在AI展台与智能设备互动,领取《AI探索护照》集章,并在各学院感受科学与社会、健康、艺术的融合。此次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科研环境中启迪心智。
据悉,江汉大学实验小学在“炳灵教育”理念下,系统规划六年一贯制“科学周”主题,从上一届的“种子”到本届的“根”,逐步深入植物生命历程。本届科学周设计14个项目,覆盖博物馆、结构、艺术、作用、美食等多维度,旨在通过“做中学”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实践体验,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