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快语|蟹卡请明星代言,不如让蟹自己“发言”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

金秋蟹肥,近年来,蟹卡作为一种无需即时提货、凭卡随时兑换的形式,逐渐走红,却也引来不少消费者的困扰。

销售时,直播间分明宣传“满黄流油”,换来的却是空壳蟹;花477元买了16只螃蟹,结果2只死亡、14只发臭;太小太轻、货不对板、无法兑换、维权困难……一张张为方便而设计的蟹卡,使用起来心里七上八下,堪比开盲盒,荒诞的场景引来大量投诉。

有从业者表示,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便宜没好货”的心理,请明星、抬价格,营造一种“贵的肯定好”的错觉。其实,只是从以前的低价吸引,换成了现在的高价陷阱。套路依旧,伤害更深,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伤害着整个行业的信誉。

此前,某品牌蟹卡凭借明星代言,迅速走红,却在消费者下单后问题频出,甚至连黄牛都说“蟹差得很”。形象与体验的巨大落差,让不少消费者的不满从产品蔓延至代言人。这样的代言,犹如一个个谎言,做的是一次性生意,能持续到几时?

行业的乱象,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统一标准。今年发布的《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质量等级》,将产品划分为精品、优先、标准三级。但在其他地方,“饱满度”“满黄指数”等标签五花八门,缺乏统一透明的评判体系。从供需来看,不少养殖户缺乏有效销售渠道,导致好蟹难卖好价,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仍隔着许多无形之墙。

如何尽早破墙,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也牵动着蟹农、经销商等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从整个行业的规范入手,从系统性打破信息差入手,不妨多听听消费者的声音,让诉求与售后来指明方向。须知,商业本质本身并不复杂,无非“诚信”二字。从“鸡排哥”凭真诚态度爆火,到“人生的意义”小店因实诚定价走红,再到胖东来以至诚服务赢得口碑,事实一再证明“动人以行者,其感必速”的道理。比起倚赖明星代言,不如让产品自己说话,让质量说出最有力的无言之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快语|蟹卡请明星代言,不如让蟹自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