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共享食安”为主题,湖北同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特邀社会各界代表实地探访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环节,沉浸式体验监管流程,旨在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治理效能,切实守护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民生底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障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湖北把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一方面完善食品质量追溯系统,让问题产品能快速找到源头,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建立诚信档案,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鼓励更多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
政策护航是食安治理的基石。湖北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印发《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2025年重点举措》,并与武汉海关联合出台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协作通知。组织省、市、县三级监管人员开展宣贯培训,推动中央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各地还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一品一策”攻坚、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联合惩戒让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推动食品安全治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全链监管为食安织密防护网。湖北深化“抽检+监管+服务”机制,强化网络餐饮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通过资金扶持完善食堂治理,建成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上半年数据显示,全省完成监督抽检11.91万批次,试点聘任141名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线上线下培训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约11万人次。此外,还打造食品安全特色实验室,成功破获“3・25”特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多部门协同联动、重拳出击,以技术创新提升监管能力,通过行刑衔接强化违法震慑。
共建共治绘就食安新图景。湖北积极推动公众从“食品安全受益者”转变为“监管参与者”: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你点我检”体验活动,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网络答题竞猜,通过政务平台和掌上APP发布科普信息;面向青少年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志愿服务,培育节约意识;畅通“一键举报”渠道,鼓励群众成为“移动监督员”。当老百姓能看懂检测数据、知道哪些食品有问题、愿意主动举报不合格产品时,“大家共同监督食品安全”就不再只是一句空话。政府监管和群众监督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目标。
保障食品安全非一日之功。未来,仍需政府、企业、公众持续协同发力,打好监管“组合拳”,将“舌尖上的安全”锻造成民生幸福的坚实基石,为湖北支点建设再上新台阶注入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云平(十堰“红笔”网评团队)
责编:陈頔 王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