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国网荆州公司青年员工戴齐宇在全省电力AI技能竞赛中斩获双料冠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周志勇

金秋好“丰”光,收获喜气扬。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第十四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竞赛中,戴齐宇双喜临门:既作为选手夺得项目团体第一名,又荣获该项目金牌教练称号。

戴齐宇是国网荆州供电公司数字化部网络安全监控班的一名青年员工,他积极参与国网公司人工智能竞赛、省公司技能比武、湖北省工匠杯等竞赛和培训活动,将竞赛场作为成长的“练兵场”,不断精进技能水平,2023年通过了省公司首批数字化人才“王牌部队”培训选拔,获得省公司二级数字素质能力评价,2024年参与湖北省工匠杯人工智能赛获个人赛第二名,被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

创新备赛机制,相互取长补短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竞赛项目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平台的智能体构建、人工智能算法在电力场景下的应用及电力行业典型人工智能场景方案设计,其中理论考试占40%,实操占60%。

从8月份备战开始,戴齐宇紧扣"实战导向、分阶段推进"原则,创新建立"日复盘查漏补缺、周测试动态评估、月考核阶段验收"备战机制,制订"基础理论夯实、场景应用实战、赛前冲刺演练"三阶段备战学习计划,设置量化任务与考核标准,按阶段有序推进竞赛备战。

戴齐宇还创新开展团队“经验互助分享”活动。

队员付骏峰分享了参加国网种子团队选拔赛的经历,让队员了解考试形式、题型、难易程度及时间安排等。

队员李泽邦分享了大数据竞赛中的经验,尤其是机器学习算法、实战演练技巧等。

戴齐宇分享了2022年参加人工智能竞赛经验和2024年参加工匠杯的参赛经验,让队员掌握竞赛时间规划、赛题分析等各方面的技巧。队员们分享竞赛经验,相互取长补短。

创建模拟题库,强化理论知识

“只有比兄弟单位的选手多努力,做得更好,才更有竞争力。”在备战时,作为教练员和参赛选手的戴齐宇深知,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勤学苦练补强短板。

竞赛公开700道理论题,只占理论考试的五分之二。还有五分之三的理论题得分怎么挣?

戴齐宇一边收集国网总部、福建、浙江、四川等公司近年的人工智能竞赛试题,一边从公开的理论题中开展题库溯源,创建了5000余道仿真题库。

“每人每日完成800道题模拟测试。”戴齐宇回忆理论刷题时的场景说,每人平均将题库中的5000余道题刷了4遍,还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有针对性地纠错刷题。

“每天早上开始学习,集训刷题、模拟测试到晚上11点。”参赛选手李泽邦说,赛前冲刺阶段,只有周六上午休息半天,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学习训练。

为了适应竞赛理论考试2小时做完600道题的答题速度和要求,戴齐宇组织3人开展抢答训练,面对电脑屏幕上的试题,比拼谁的答题速度快、正确率高,有效提升了答题速度。

“日测试、常改错、勤抢答……”经过反复的刷题训练和强化记忆,戴齐宇和队员们从首轮理论测试平均正确率70%提升到98%。

深化实战训练,提升核心技能

戴齐宇紧扣实操竞赛内容及规则,搭建"专业知识强化-业务场景模拟-综合实操演练"递进式课程架构,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政策解读、电力智能体架构设计、算法模型优化等理论难点和数据治理、典型场景算法构建、模型在线调用等实操关卡。通过全流程仿真模拟竞赛环境,让选手在设备调试时限、突发故障处置等环节积累实战经验,显著提升临场应变能力。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十分复杂,涉及的专业多、信息量大,对专业技能能力要求高。在光明电力大模型平台智能体工作流编排时,戴齐宇深入分析国网“三个一批”典型场景,结合国网公司其他优秀场景和省公司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精选操作票规范性查验、客户诉求识别、光伏功率预测、大小模型融合调用等10余项高概率命题场景,设计自测训练题目,完成赛前押题和针对性强化训练。

9月初,离比赛越来越近。在电网领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场景算法构建过程中,戴齐宇认真梳理数据处理、模型选型、模型训练、模型验证以及相应的可视化图表展示等可能考察的代码编程任务,队员们开展针对性强化训练,熟练掌握每个环节要点。

团体第一名、金牌教练,是汗水智慧的结晶,是奋力拼搏的果实。“这既是阶段性的成绩和荣誉,也是下一个征程的起点和动力。”戴齐宇将和队友们积极探索电力AI大模型等技术场景应用,为公司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国网荆州公司青年员工戴齐宇在全省电力AI技能竞赛中斩获双料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