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丨“许我一年时光,做终生难忘事” 高校企业干部在支点建设一线淬炼成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一年时间能干什么?

挂职干部用行动作答:挂实职、担实责、干实事、出实绩。在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省推出省属高校“翘楚计划”和省管企业“优秀企业家培育行动”,每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专业型干部到对标高校、企业挂职;已有132名干部通过挂职锻炼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强壮了筋骨;一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是“干部素质提升年”,新一批113名挂职干部即将踏上新征程,奔赴新岗位。“许我一年时光,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他们的共同心声,更是投身支点建设火热实践一线的庄严承诺。

接力传棒,演绎学用结合新场景

挂职,转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

不当过客当主力,把挂职当任职干。

“我是带着任务来的,必须干活呀!”从湖北大学挂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的张冬卉说。

2023年,刚到挂职岗位不久,她无缝衔接地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培训、研究生课题设计、俄罗斯学术交流访问团接待等工作。事无巨细,她亲力亲为。

作为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任院长、时任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冬卉研究的干细胞和类器官工程前沿交叉领域,在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找到应用场景。既指导一线技术,又协助课题设计、规划领域前沿发展方向,这是作为“双肩挑”干部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的职责所在。湖北大学冲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目标,有了新的突破口。

同样展现科创引领担当的,还有挂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的华中科技大学周光勇。

华中科技大学之于光谷,如同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他带领团队开展双向调研,梳理学校创新优势,摸清光谷发展需求,推动成立合作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校地携手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创新动能。

挂职,就是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

湖北是文旅资源大省,山水资源堪称世界级IP。

锚定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从湖北文旅集团选派挂任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旅游事业群副总经理,汪洋满脑子都是如何系统学习携程在数字化运营、产品定位与创新、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核心经验,整合全省文旅资源,推动数字化平台升级、产品精准运营、打造差异化特色产品,向携程推介“神武峡”“赤黄红”等经典旅游线路产品,让湖北文旅加速出圈。

“杜绝‘过客’思维和‘候鸟’心态,不为挂职而挂职,分秒必争、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挂职干部心怀问题挂职,带着思考履职,用心用情用力去书写好人生旅程中的这段宝贵经历。

精准链接,蹚出双向赋能新路子

挂职的价值不止于个人成长,更在于资源的双向流动与发展的同频共振。

从湖北联投集团武汉东湖高新集团选派挂任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总监的孙静,把自身管理园区的成熟经验与当地资产盘活的现实需求相结合,促成武汉东湖高新集团与广州工控集团在广州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公司很快走上正轨,运营着一个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园区。

孙静挂职结束前,一只总规模5亿元的产业基金宣告成立,重点瞄准智能制造等产业方向,平稳运行。

张冬卉也惊喜地发现,她挂职期间参与基金写作指导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批19项,创下近年来数量新高。“开阔了视野、抬升了格局,让我更习惯站在全局的高度想问题、做决策。”这段挂职经历让张冬卉受益匪浅,如今她已成长为湖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今年7月,光谷与华中科技大学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协议聚焦共建高能级科技力量矩阵、高水平创新策源高地、共创校地协同发展新格局等七大合作领域,细化为23条合作事项,进一步分解为52个工作举措。“挂职一年间,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周光勇感叹。

在周光勇和9名同事的共同推动下,校地联手编制关山大道片区城市更新规划,全面启动环华科大创新发展带建设,高标准提档升级人工智能研究院;充分发挥挂职干部专业特长优势,精准服务光谷产业发展,助力国产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落户光谷;以技术支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式,助推小米智能家电总部项目落户光谷并顺利开工。

唐景峰的成就感来源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突破发展打通技术瓶颈。从湖北工业大学选派挂任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景峰带领公司博士团队完成以酵母作为生产菌株的新技术平台,优化酵母菌株生产工艺,为大规模生产降本增效创造条件。

校企探索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在企实习实践搭建优质平台,在科前生物挂牌成立“湖北工业大学生物与医药博士生培养基地”,通过构建稳定、精准、长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通校企人才联培的“最后一公里”。

好消息不断传来。挂职结束不是终点,携手合作才刚刚开始。

对标实干,增添突破发展新动力

在支点建设一线淬炼成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磨砺本领,把挂职经历转化为履职能力。

在武汉大学学习、工作、生活了32年的李振,今年上半年走上湖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新岗位。

这段缘分始于去年10月的挂职。“得益于‘翘楚计划’,我更加深入认识了湖北大学,在很多领域的发展和开拓上,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一定会有更大收获。”李振目前分管湖北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培养等工作。

在冲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征程上,长江大学先后派出5名干部到对标高校或企业挂职,取得一批挂职成果。在校党委书记王建平看来,“翘楚计划”对推动学校改革、提高治理效能、人才培养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湖北联投集团选派挂任三峡集团下属三峡电能公司副总经济师的尹世章感慨:“央企先进的理念冲击着自己的观念,精益求精的管理机制、产业业态布局、核心竞争力培育等为省属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同向同行。

“派干部到对标企业挂职,既培养锻炼了干部,又寻求了合作机会,可谓一举两得。”湖北联投集团和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着相同收获。

今年9月,新一批113名挂职干部即将启程,以服务“51020”现代产业体系、“61020”科技创新成果体系和“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在对标学习中补短板、在实干履职中促发展,在担当善为中提能力,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干部支撑和人才保障。

今年选派的高校“翘楚计划”和“优秀企业家培育行动”专项挂职干部中,高校领域有70人,涉及省属高校到对标高校、有“申博”“申硕”任务的省属高校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有“申大”“升本”任务的省属高校到“申大”“升本”成功的同类院校等8个类别。企业领域有43人,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创新、金融投资等6个类别。

即将挂任天津工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的武汉纺织大学蔡光明,接到挂职通知便陷入深思:向对标高校看齐,为该校“双一流”学科、硕博连读建设、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等寻求良策。

“光坐在办公室里想,一年后可能一无所获,要深入调研学习,力争学有所用。”蔡光明的思绪已飞向津城。

奋进支点,时不我待。挂职干部在实践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把自己锻造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在支点建设中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再立新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丨“许我一年时光,做终生难忘事” 高校企业干部在支点建设一线淬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