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丨干部上门把脉问诊助企跑出加速度 天门规上工业增速连续7个月全省第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莎莎 通讯员 王潮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天门市经信局以干部能力之变推动服务效能之变,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该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聚焦干部提能、企业提效、产业提质,深入实施“工业倍增工程”,交出亮眼成绩单:2025年1至7月,天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4%,增速连续7个月保持全省第一。其中,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净增产值55.6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01补助申报环节减半,兑现服务“送上门”

“过去申报一项补助,要跑六七个部门,准备一摞材料,等审批下来都要小半年。”振宇科技负责人刘山回忆道。这种“马拉松”式的申报流程,常常让企业错失发展良机。

瞄准这一痛点,今年初,天门市经信局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组建“政策兑现专班”,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服务职能,变单部门“单兵作战”为多部门“协同作战”。他们将原本6个申报环节减半,压缩为“数据整理—企业确认—资金拨付”,实现数据共享、流程并联,做到企业“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

振宇科技成为首批受益者,专班3次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快速完成申报。1200万元技改补助资金及时到位,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顺利实施。今年前8个月,企业产值增速超20%。“有了经信局的支持,我们创新发展更有底气!”刘山说。

02“一企一策”开良方,1252万资金精准滴灌

如果说“专班上门”是普惠式服务升级,那么“一企一策”则是精准化的定制服务。

宝昂新材料是京东方、维信诺等知名面板企业的主力供应商。在企业提出发展困惑后,天门市经信局迅速组织了一场由多部门参与的“一企一策专题会”,为企业开展联合“会诊”。最终,企业获得1252万元政策资金支持。

湖北宝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率超70%的万级洁净车间内,一张张偏光片从检测设备里鱼贯而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收料。(通讯员王潮 摄)

“政策红利直达企业,让我们敢投入、敢创新!”企业负责人刘启文表示,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加快技改扩规进程,目前成功跻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预计今年整体营收将增长20%。

这样的“一企一策”现场会,天门市经信局已组织了25场,并配套建立“三级督导”机制:专员每周跟踪、部门每月反馈、领导定期调度,推动议定事项100%落实。据统计,今年1至8月,这25家“一企一策”重点企业实现产值78.52亿元。

03“门诊办公”治痛点,22家专精特新企业破土而出

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实不实,关键看在一线能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厂区网络信号弱,通话经常中断,影响生产经营。”振业模具科技(天门)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来访的市经信局干部反映。当天下午,经信局就组织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司赴企业测试信号、排查问题、制定方案。

“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通信难题。”企业负责人连连称赞。

绿色循环产业园铝型材加工及阳极氧化生产车间。(通讯员 刘银斌 摄)

这种“现场看、马上办”的“门诊式办公”已成为天门干部的工作常态。今年以来,他们深入绿色循环产业园、化纤纺织产业园等11个重点项目指挥部,现场“把脉问诊”,累计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各类难题91项。

此外,经信局还联合金融、税务等部门建立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动态分析产值、用电、研发等关键指标,精准锁定帮扶对象。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从“普惠服务”到“定制解渴”,从“回应诉求”到“超前研判”,天门市经信局打出政策落地“组合拳”,跑出政策兑现“加速度”,锻造产业体系“硬实力”。今年截至目前,天门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2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围绕‘工业倍增’目标,力争今年再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推动工业投资增速保持全省前列,为天门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注入更强动能。”天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向锐表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丨干部上门把脉问诊助企跑出加速度 天门规上工业增速连续7个月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