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高琛琛 薛源
孩子不停地耸肩、眨眼,是抽动障碍吗?写作业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是否与多动症有关?如果家长正为此感到困惑,新的“赛博”帮手就上线了。9月4日,武汉儿童医院与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妇儿健康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并正式发布国内首款专注于儿童抽动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专病大模型——“智动”AI大模型。该模型可提供智能问答、症状问诊、健康科普和疾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据悉,发布活动主题为“大模型让城市更温暖”,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武汉市数据局、江汉区人民政府指导,武汉儿童医院、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云)主办。
“智动”协助早发现早干预
点开武汉儿童医院便民服务小程序,在诊疗服务页面,即可点击进入“智动”大模型,市民可直接向AI助手咨询,也可以直接进行抽动障碍和多动症的AI症状问诊。
记者尝试提问:“孩子总是眨眼睛,会不会是抽动障碍?”在答完小助手要求的六道测试题后,它进行了症状问诊分析,建议对孩子的症状进行记录,并推荐相应的专科和专家。按照指示,轻轻一点即可进行专家的预约就诊。
据了解,“智动”大模型还将逐步纳入呼吸道慢性疾病(如哮喘)、肾脏疾病、癫痫等多种儿科专病,方便市民就医。
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神经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抽动障碍协作组(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组长刘智胜介绍,我国儿童抽动障碍患者约1000万,患病率约为2.5%;儿童多动症患者约2300万,患病率超过6%。
很多孩子频繁耸肩、眨眼、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等行为,可能是抽动障碍伴有多动症的临床表现。超半数以上抽动障碍患儿共患有多动症。但由于症状复杂多变、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加上基层地区评估资源相对薄弱,许多患儿未能被及早发现和干预。
“开发‘智动’AI大模型,为家长提供了便捷可靠的初步评估途径。”刘智胜介绍,该系统将基于百万级高质量医学知识库和真实临床数据,结合多模态分析技术,可生成初步症状报告并提供智能导诊建议,如同一名24小时在线的“专科医生”。
自动核查手术关键环节
据了解,该模型的研发依托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湖北省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深度融合国内外临床指南与最新科研成果、国内外权威专著、专家共识等,并集成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支持,实现一体化专病闭环应用。
除了服务于患儿与家庭,实验室还致力于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智能化。基于华为昇腾国产算力,实验室研发了“围手术期AI质控智能体”,可对手术关键环节进行自动化核查与风险预警。
未来,实验室计划结合武汉“数字江豚”城市IP,打造“小智豚”江豚医生形象,并研发陪伴机器人等产品,将医疗健康服务延伸至家庭场景。
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陆小霞表示,该实验室以妇儿全生命周期健康为主线,以主动健康管理为导向,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应用于妇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随访全过程,实现服务前置、风险管理前移,全面提升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促进医防融合与院内外协同,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能获得更优质、更智慧、更便捷的健康服务。
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收成表示,基于对民生需求的深刻洞察,双方合作成立了实验室,这一合作为妇儿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