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每家培养一名急救员”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曾左宽)“按压深度要达到 5-6 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中街爱国社区活动中心里,来自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肖芳志愿服务队的医务人员一边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操演示,一边向前来进行急救学习的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们详细讲解着急救动作要领。这场由医院联合社区开展的“每家培养一名急救员,‘救’在身边培训课”活动,吸引了不少人参与,大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近距离学习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为应对突发心脏骤停筑牢生命防线。

活动现场,主管护师李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心脏骤停的识别方法,并在模拟人身上一步步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双手交叉重叠,用掌根按压胸骨中下段,保持手臂伸直,借助身体重力垂直向下按压…… 每一个动作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按压时一定要用力,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这样血液才会充分流向大脑”。随后,李黎还向大家演示了AED的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除颤等操作流程,“AED 会用语音和灯光提示操作,只要按照提示一步步做就行。”她表示,AED 的使用非常简便,普通人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掌握,而在心脏骤停发生时,尽早使用 AED 除颤,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实操环节中,学员们纷纷上前体验。每名学员都在医务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了多轮心肺复苏操作,确保人人过关。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但在系统的进行了学习后,对急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前总觉得这些急救技能离我们很远,今天学了之后才知道这么重要。万一身边有人出事,我也能搭把手。”

爱国社区彭浩书记表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联合社区开展的急救教学活动非常受欢迎,目前辖区已有多家单位表示要参与后续活动。未来,社区将定期开展类似的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居民们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让更多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急救员”,为居民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普及急救技能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落地生根。”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救转运中心副主任肖芳表示,医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普及急救知识,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方式,开展了多场急救技能培训活动,仅2025年就累计开展培训近30场,培训人数3000余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急救、学会急救,共同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安全、更有温度的和谐社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每家培养一名急救员”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