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生态警长”守护武汉绿水青山

黄陂分局定期巡逻重点湖泊保护人工巢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然 通讯员徐飞 冯国军 成顺

8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居署、旅游组织三大国际机构齐聚江城,发布《文化驱动的可持续城市旅游解决方案》,武汉东湖绿道三期项目入选。

为什么是咱大东湖?从“生态警长”们的日常里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近年来,武汉警方充分发挥生态保护中的“尖刀”和“厚盾”作用,联合多部门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强有力的举措,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严查河湖林草生态风险,为守护美丽武汉的碧水蓝天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画卷贡献公安力量。

三级河湖林警长共筑保护屏障

“巡湖可不是散步,要注意发现那些隐蔽的捕鸟网,鸟儿需要安全的环境。”8月25日早,青山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冒着高温在严西湖岸边巡逻。

在大东湖流域,“生态警长”们早已习惯定期用“双脚+无人机”丈量鸟的乐园。

“别看它长得平平无奇,它可是我们村的大宝贝,大家可要保护好它。”8月26日傍晚,在黄陂区横店街道独木村,社区民警和纳凉的村民拉家常,旁边这一棵1200多年树龄的一级保护古树刺柏仿佛正在伫立倾听。

“这是一级水源地,摩托艇决不能下水。”8月23日,黄陂区环食药侦大队民警巡逻时,发现有市民驾驶越野车拖挂摩托艇来梅店水库戏水,立即开展普法宣传。

“我们在全市公安机关设置市、区、街(乡、镇)三级河湖林警长,明确了工作目标、组织体系、工作任务、具体要求。”武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武汉警方从强化部门联动着手,依托“武汉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监测平台”等,系统融合多部门应用提升战斗力;从源头治理发力,会同相关部门、警种主动挖掘线索,坚持对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的苗头性犯罪打早打小,全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保护有效的河湖林保护机制。

“长江大保护”大数据实战分中心。

数智赋能斩断非法捕捞链条

每年3月至6月是武汉长江及通江支流的禁渔期,也是武汉水警打防治理最忙碌的季节。

今年6月中旬的一个深夜,水警在府河水域现场抓获使用电拖网非法捕鱼犯罪团伙5人,查扣禁用渔具2副、改装木制渔船2艘,收缴非法渔获440余斤。

“设备一通电,两船之间的鱼虾螺瞬间殒命,这种捕捞方式对生态的破坏很大。”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长江大保护专班民警徐剑韬说。

此类违法犯罪人员昼伏夜出、设备隐蔽,随时做好弃船逃逸的准备。为精准有效地打击,民警网上网下寻找蛛丝马迹,通过大数据靶向分析、渔政“天网”系统重点布控,斩断“捕、运、销”链条。

今年以来,武汉警方在持续推进“平安长江2025”专项行动和“春季护渔”区域会战中,建立完善“长江大保护”大数据实战分中心,通过实时采集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实有水图等,完善水上公共数字基础建设。截至目前,武汉市公安机关依托“数智支撑”,共破获非法捕捞刑事案件49起,打掉3人以上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9人。

最年轻警种扛起生态责任

“警官,这个火灾现场要好好查查。”今年1月,黄陂区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接到长岭街护林员反映的一条线索,一起看似平常的小范围山火,涉及私设电网的情节。

民警迅速前往现场核查,将嫌疑人周某(化名)带至派出所。据周某交代,他见后山频繁出现野兔、野猪、麂子等野生动物,心生歪招,没想到电网刚设下就被抓。

“网上卖的这种植物是否有问题?”接到群众举报,硚口区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经过一个月会战,摧毁一条从盗采至网售,覆盖多省的非法产业链,成功保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00余株。

江夏分局环食药侦大队与江夏区园林林业部门建立针对珍稀动物救助的快反联动机制,对主动发现和市民送来的受伤野生动物,民警都会第一时间送往保护站进行救助治疗。

“对破坏生态环境类的线索、举报,我们要求做到快核、快处、快侦,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新洲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郑礼说。

这些快速反应的背后,是一支队伍的不断壮大。今年3月,武汉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正式成立,这支武汉公安最年轻的警种接棒扛起了全市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的责任,仅今年上半年就破获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类刑事案件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余人,打掉5个犯罪团伙。

今年以来,该支队坚持联动协同快反,自上而下组建了“快反突击队”,构建“立体、智能、专业、灵敏”的处突体系,上半年开展系统性拉练12次,对52起涉环境类警情线索进行了快速核实查处,压缩不法分子的作案空间。

民警在山林中核查线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生态警长”守护武汉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