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东湖评论:湖北在支点建设的“新”路上奋力奔跑

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省份,湖北在国家创新体系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十四五”时期,湖北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科创引领战略,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2020年提升6.98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前列、中部第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139%,科技创新已成为湖北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引领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主引擎”动能澎湃。全国重点实验室“总量、牵头数量、排名”均取得最好成绩,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居全国第2,武汉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排名的提升反映了湖北支点创新策源能力的快速提升,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示范引领效果正在加快显现。今年上半年,湖北产业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7.5%,这是近年来湖北系统性、前瞻性地塑造创新矩阵所结出的硕果,也再次证明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产业发展“硬支撑”有力夯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为答好时代“必答题”,湖北大力培育“51020”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以点带面、梯度培育、局部循环、整体跃升,集群发展体系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正向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最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实现全球“领跑”。黄石先进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汇聚全球10余家百强印刷电路板企业,有力促进鄂东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2024年,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逾13706亿元,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新质生产力发展“好环境”持续优化。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就在上个月,湖北出台了《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立了强大法治保障。近年来,湖北协调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先后印发《湖北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湖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等政策,滚动推进“61020”全链条攻关,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体系,构建“71020”高校创新体系,从打造人才梯队、拓宽投入渠道、加快成果转化等多维度发力,推进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比“十三五”增长近2倍、超5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十三五”末的19.22万人年增至28.82万人年。在一流创新生态的吸引之下,企业和人才“用脚投票”,纷至沓来。

“十四五”以来的创新突破,为“十五五”乃至更长远的高质量发展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新优势。展望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亦呼唤科技现代化支撑,我们要进一步抓住人才队伍、科创平台、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关键要素和环节,以更大魄力推动科技治理现代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劲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珍伲(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东湖评论:湖北在支点建设的“新”路上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