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央视新闻
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
“那这次都带你去,咱去转转啊。”
“啊!中!”
近日,河南乡村自媒体博主李福贵刷屏网络,她自掏2万余元,带着村里46名老人走出大山,去郑州旅游。考虑到高龄老人行动不便,李福贵带着他们来到“只有河南”剧场看剧,一天下来,从豫剧戏曲、历史剧到现代话剧,五场演出,老人们聚精会神,一瞬间都不愿错过。
在李福贵之前,还有来自川渝地区的乡村博主带着村里老人出去旅游,同样收获无数网友点赞。老人们笑容满面,会为这来之不易的出游机会用心打扮,坐在大巴车上望向窗外的神情难掩兴奋。
李福贵在采访中坦言,带老人们出去“整个一天我都提心吊胆的”。但几位博主不约而同地会在视频最后感叹此行值得。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年轻人与老一辈人的生活像土地上的藤蔓互相缠绕,以真情反哺乡梓,是因为“他们需要被关注”,因为看到了老人们沉默却真实的精神需求。
“没有出过门”“没怎么出过这个村”“哪也没去”……劳作、拉扯子女、照顾父母,生存之外,他们的生活无暇为“去外边看看”特意腾出一块地方,不喊苦、不喊累,只是在大山中的这一隅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当“李福贵们”把目光投向这些老人,当他们真诚发问、用心记录,我们才恍然意识到: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习惯了只生活于这一方天地间的老一辈们,依然渴望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可能不再方便的腿脚丈量生活以外的土地。此时此刻,镜头更像是一座双向的桥梁,我们望向他们充满笑意的面庞,被温情浸润,被最质朴的善意照亮;他们也通过“李福贵们”的镜头回望我们,无言地诉说曾经沉默的渴望,想拥抱不在身边的亲人,想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收入增加、产业发展、各种惠农政策兜底,这是中国乡村充满生命力的一面。而当越来越多一辈子生活在村子里的老人,也可以拥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体验,同样是中国乡村“美好的一面,正在改变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