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飞机维修人员动动嘴,AI自动生成方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 赵浩宇 李洁

修飞机要翻2万页手册?故障排查靠老师傅“凭感觉”?这些曾困扰大型装备维修行业的难题,正在被洪山区一家初创企业破解。

2023年成立的云舟智维(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AI+维修”为创新方向,推出了全球首个智慧维保智能体。维修人员只需动动嘴,AI助手就能实时提供故障分析、维修方案,甚至自动生成工卡。

“就像给4S店的检测电脑装上会思考的大脑。以后修飞机、船舶、地铁,工人身边就多了一位‘懂行的老师傅’。”云舟智维科技创始人陈曦这样形容。

人机协同实现维修效率飞跃

大型装备数量有限、价值高,故障案例稀缺,经验积累非常缓慢。“传统维修高度依赖老师傅的经验,存在维修质量不稳、维修知识缺乏积累等问题。”陈曦道出行业痛点,“国产某型飞机的故障手册厚达2万多页,紧急情况下,维修人员如何快速定位问题?”

此外,大型装备(飞机)维修工作需要一定的创造性。“制造商提供的手册往往并不能时刻覆盖客户自己装备不同技术状态的维修保障需求。”陈曦说,“现场维修工程师针对每一次故障的处置都在积累真实有效经验,而企业没有有效收集和利用,每天都在损失核心的维修数据和经验。”

面对这些困境,云舟智维提出了“AI+维修”的解决方案——智慧维修平台AI-MROS。

云舟智维模式创新之处,是提出并落地实施了中国特色的人机协同、数据集成、迭代学习、知识驱动的智慧维修理论。该理论支撑的“AI助手”能理解维修人员的语音提问,快速检索数万页技术手册,提供故障诊断建议,就像维修领域的deepseek。维修人员可通过实时拍照、录像上传数据,系统自动判断数据合格性,统计工时和物资消耗。

“维修过程中就把数据采集上来,不用事后填工卡,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语音交流和手工填报模式。”陈曦说。随着维修装备数量增加,系统不断积累数据和知识,形成正向循环:“你修得越多,系统就越聪明;系统越聪明,维修效率就越高。”

陈曦认为,维修数据和维修知识是大型装备维修企业的核心软实力。“维修企业和AI就像师徒关系:AI向老师傅学习维修经验,老师傅借助AI增强能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80多家大型装备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今年4月25日,云舟智维推出的全球首个智慧维保智能体正式公测,已开发出多个专用AI私域模型。80多家大型装备维修或制造企业主动开始试用,其中中国中车等8家行业头部企业已按试用方案进行立项。

“AI+维修”理念已赢得市场认可。去年底,云舟智维获得洪山区首批“先投后股”支持资金200万元。今年,在洪山相关职能部门推动下,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由溪山天使汇领投。

随着数据积累和模型优化,云舟智维的智慧维修平台正变得愈发精准、高效。“维修行业的竞争规则正在被改写,从前是比拼老师傅的数量和质量,未来将是维修数据和知识积累的深度与广度的竞争。”

今年来,武汉市出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

近日,洪山区也重磅发布《洪山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深化“拨改投”改革为抓手,构建全周期科创服务生态。目前,已有金顿激光科技成功实现转股,云舟智维、华动制造、域控智驱等3个项目有望年内完成转股。同时,成功引育“硬科技”企业11家,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17名,形成知识产权68项,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7400万元。第二批项目申报评审已完成,将支持22个项目,总支持金额3850万元。

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拨改投”支持力度和覆盖范围,并优化投后服务,支持更多早期科技人才项目落地转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飞机维修人员动动嘴,AI自动生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