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从乡间吆喝到千万点赞:真诚从不过时

在河南卫辉的乡间小路上,“豆腐姑娘”李福贵一声清亮的吆喝,穿透了短视频平台的喧嚣,走进了千万人的心里。没有精致的包装,没有刻意的煽情,这个扛着家庭重担的年轻姑娘,用走村串巷的脚印、与乡邻的暖心互动,诠释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最能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份不掺杂质的真心。​     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从不缺流量密码。有人精心设计“苦难剧本”,靠卖惨博同情;有人编造“冲突剧情”,用狗血吸引眼球;更有人披着“乡土”外衣,实则兜售着对乡村的刻板想象。这些套路或许能赢得一时的关注,却像泡沫般转瞬即逝,甚至让人们对“真实”产生怀疑。当虚假的表演充斥屏幕,李福贵镜头里的泥土芬芳、老人递来的热鸡蛋、买卖间的一句“别抹零了”,便成了治愈人心的清流。​

    真心,是困境中开出的花。李福贵的人生起点并不平坦,父亲智力缺陷,母亲生活无法自理,她从小就要帮爷爷撑起整个家。但在她的视频里,看不到自怨自艾,只有对生活的热忱:天不亮就起床备料,开着三轮车穿梭在村庄,笑着和每一位乡邻打招呼。《人民日报》称赞她“像向日葵一样,朝着阳光生长,善良、乐观、坚强”。这种在困境中依然向上的力量,比任何刻意营造的“励志人设”都更有穿透力。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沟沟坎坎,而李福贵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奋力奔跑。​     真心,是人与人之间最暖的桥。李福贵的小货车,不只是卖货的工具,更是村里的“流动服务站”。帮独居老人打电话、给拮据的老人多塞几块点心、免费为老人拍照……这些不经意的善意,像涓涓细流滋润着乡土。在她通过自媒体赚到收入后,带领全村46名高龄老人前往郑州旅游,圆了老人们走出大山的梦想。而老人们回报她的,是塞在兜里的水煮蛋、饭桌上的一碗热汤、找零时那句“你多赚点”。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勾勒出乡土社会最动人的底色。在陌生人社会里,我们习惯了“互不打扰”的礼貌,却也常常怀念那种“知根知底”的亲近。李福贵的视频之所以让人动容,正是因为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真诚连接的渴望。     真心,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奢侈品。当“流量至上”成为一些人的信条,当“精致利己”被部分人奉为圭臬,真善美反而成了难得一见的风景。但李福贵的走红告诉我们,人们对真诚的向往从未改变。就像“蹭饭书记”董桂林,在百家饭里吃出了民生冷暖;“工地大叔”刘诗利,一句“把自己弄得好一点”道出了千万奋斗者的心声。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最本真的善良与执着。     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需要高楼大厦,也需要人间温情;需要科技进步,也需要精神家园。李福贵们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哪怕是最平凡的岗位,最普通的生活,只要怀揣真心,坚守善意,就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份光芒,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也能温暖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郑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从乡间吆喝到千万点赞:真诚从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