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伟 王路港 陈广泽周珍)在湖北浠水红丰村,金藤家庭农场已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农场主人曹飞与其父亲曹永刚,凭借科技赋能与持续创新,为传统果园注入崭新活力,实现年产值突破千万元。这对父子携手深耕葡萄产业十年,走出了一条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经营的圆梦之路。
金藤家庭农场 通讯员供图
农场主人曹飞与其父亲曹永刚 通讯员供图
初秋时节,红丰村果香弥漫。在金藤葡萄园内,曹飞轻触手机屏幕,智能大棚的卷膜便自动开启。站在一旁的曹永刚注视着这一切,感慨万千。“温度超过28℃自动开棚,低于25℃自动关闭。以前哪能想到,种田只需要一部手机?”曹永刚说。
农场里的葡萄 通讯员供图
如今看似轻松的“指尖农业”,实则是父子俩历经十年“较量”与磨合的成果。2014年,经验丰富的曹永刚带着全部积蓄来到兰溪镇,流转70亩土地种植葡萄,品种仅限于巨峰和藤稔。然而,因缺乏科学种植技术,2015年葡萄挂果后品质参差、甜度不足,导致大量滞销。
曹飞敏锐察觉到传统种植与销售模式的局限,毅然尝试葡萄触网销售,通过建立网站、投放百度广告等方式拓展销路。起初,曹永刚对此并不认同,认为“稳产才是根本,广告投入是烧钱”。但随着线上渠道逐渐发力,葡萄销售额从2017年的15万元跃升至2018年的近60万元,曹永刚终于转变观念,开始支持儿子的创新举措。
2019年,曹飞提出砍掉80%的老品种葡萄,改种优质品种,再次遭到父亲强烈反对。曹飞认为原有品种管理复杂、种植难度大,必须进行结构调整。而曹永刚则担心经济收入骤降,一度拒绝改变。
为避免正面冲突,曹飞花费半年时间,带父亲远赴浙江、云南、深圳等地,实地考察先进葡萄种植基地。看到同行通过精品葡萄种植实现亩产翻番,曹永刚最终被说服,同意进行品种更新。“他毕竟是大学生,思路和我们不一样。现在我只管把葡萄种好,销售和新技术就交给他。”曹永刚说。
一场彻底的品种与技术革新随之展开。金藤葡萄园淘汰了80%的老品种,引进浪漫红颜、妮娜女皇等高附加值品种,并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双膜覆盖等先进技术,基地规模扩展至500亩。2020年,父子俩投资百万元建成500立方米冷库,将葡萄销售期从初夏延长至深冬。
“改造完成后,2021年我们的收入和产量均实现翻番,”曹飞表示,“销售范围扩大至全国,从以前论斤卖,发展到后来论吨卖。”目前,金藤葡萄园年产量达100万斤,年产值1000万元,产品直供大型商超。该农场已先后获评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成为带动周边百余户村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