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抗日烽火的墨香见证——抗战时期的那些《号外》

1931年9月20日《庸报》号外,报道“九一八”事变:日兵杀我同胞占我城池,沈阳全城人民在危殆之中。次日,《庸报》继续出版号外:“塘沽日兵开掘战壕,日本将再增兵来华……”    1937年7月20日《武汉日报》号外。当时“七七事变”爆发不久,文章用“天空可怕极了”等描写国内的紧张局势,也表达了“中国人一定不会(被)打败”的信心。    1937年11月18日《抗战》三日刊号外。《抗战》由邹韬奋主编,本期号外用图片形式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并报道了中日军队的交战情况,激发了广大中国军民强烈的抗日斗志。    1939年5月22日《抗敌号外》第2号,刊载消息《东线大捷——易县梁各庄一带八路军痛歼顽敌,消灭敌寇四百余俘获极多》和评论《用更大的胜利来庆祝胜利》。    1940年3月25日《大众日报》《鲁南日报》联合号外,报道八路军山东纵队获临费战役大捷、鲁南抗日根据地空前巩固。    1941年9月20日《新民报》号外,刊载消息《长沙保卫战激烈——我军猛烈抵抗窜至城郊敌》。长沙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军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5年8月10日《新华日报》号外。当时距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还有5天,美国新闻处最先向中国方面通报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消息,《新华日报》以号外形式将这一喜讯率先传遍全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新华日报·太行版》号外刊载消息:日本接受投降条件,天皇保证执行《波茨坦宣言》各项条款。    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同时以正刊和号外两种形式,用醒目的大字标题“日本投降矣!”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听闻喜讯,无数中国人冲出家门,欢呼着奔走相告!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袁超一 通讯员 张益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的新闻媒体喜出望外,纷纷加出号外,争相向人们迅速报道这一重大胜利喜讯。

号外是一种特殊信息产品,是在正常出版之外紧急刊印,让读者知道最新且最重要的消息“小纸”。

抗战岁月里,中国涌现出许多记录重大事件、鼓舞抗敌决心的号外。在8月15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老报纸资料中,查到一组抗战期间的号外,感受到这场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

“这些珍贵的号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发挥了积极作用。”湖北省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处处长黄敏表示,《新民报》那份关于长沙保卫战的号外,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此外,多个报刊刊印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号外,表明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民族气节,抒发了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喜悦心情。

湖北省档案馆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抗日烽火的墨香见证——抗战时期的那些《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