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武创院携手华师大全国重点实验室 AI辅助创制,绿色农药只灭虫害、不伤环境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源、通讯员冉文娟)8月2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携手华中师范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的AI绿色农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启动运营,致力在AI技术的辅助下创制更安全、高效、经济的绿色农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湖北襟三江而带千湖,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肩负着保障全国口粮绝对安全的责任。而要确保粮食稳产保供,离不开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

研发治疗癌症的新药时,既要确保药物分子精准找到人体内的癌细胞,又要避免“错杀”正常细胞。农药创制也是如此,如何让农药只灭害虫不杀蜜蜂、只除杂草不伤作物,考验研发实力。

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华中师范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光富介绍,传统农药创制模式,涵盖活性分子发现、温室筛选、田间试验、制造工艺优化、制剂研发等阶段。一般而言,成功创制一款新农药,要合成10多万种化合物,耗资超过3亿美元,从首次合成到上市平均要用12年。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革新、算力演进为科学家们创制农药提供了新路径。杨光富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新农药分子,不仅能高效杀灭病虫害,还能把对蜜蜂等非靶向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显著缩短创制周期、减少资源投入。

据了解,研究所将以华中师范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Pesticide Discovery AI农药分子设计技术平台为依托,探索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到田间应用的新模式,推动农药创制从“经验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变。

此前,该平台已成功创制出新型除草剂喹草酮和吡唑喹草酯,上市以来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应用超过2000万亩次,助力农业增收超过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Pesticide Discovery AI农药分子设计技术平台不仅可为农药创制服务,其“寻找靶点、抗性预测”的分子设计功能还可辅助新药研发和生物育种。

今年2月18日,武创院成立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旨在用AI快速找到射向癌细胞的那支“箭”。

“未来不排除推动两家研究所开展跨界合作,在新药研发和农药创制领域擦出更多创新火花,体现武创院‘因聚而变、唯创则新’的办院理念。”武创院有关负责人说。启动运营3年多以来,武创院累计设立28家研究所、57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7家公共服务平台、3大创新枢纽和7支产业基金,通过主动融入全国、全球创新链,为湖北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武创院携手华师大全国重点实验室 AI辅助创制,绿色农药只灭虫害、不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