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湖北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同比增长6.2%。这份稳中有进的“半年成绩单”展现了湖北经济在复杂环境中的强劲韧性与活力,提振了经济发展的信心。当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交织,越在这个时候,越要以更精准的举措激发内生动力,以更务实的行动破解发展难题,乘势而上,将稳中有进的势头转化为持续向好的动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方向明确,才能循道而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省委书记王忠林强调,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坚实的发展支撑,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2月以来,湖北省各级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与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等重点会议相继举行,全省上下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打造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的营商环境“五大生态”,实施“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带动民间投资逆势增长6.2%,有力地证明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正被不断激活。
底盘扎实,才能行稳致远。上半年,湖北实施投资扩量提质与消费扩容提能行动,“三驾马车”中消费、投资、出口均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社零额、进出口总额均高于全国水平。以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消费来说,湖北在全国率先宣布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强势拉动消费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同时湖北还紧抓武汉春晚分会场热度,“汉马”跑道一路樱花、“来汉口 逛江汉”“风雅西北湖”、长江旅游季等文旅热点交替接续,既打响了武汉名片,也进一步促进了文旅消费升温。“五一”小长假期间,江汉路步行街上摩肩接踵的繁华景象正是提振消费的典范。
动能充足,才能乘势而上。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上半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27.5%,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等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联网汽车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都取得了较好进展,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强大赋能作用在湖北悉数体现。未来,湖北要担起中部支点,就需要从多维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将科创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在乙巳年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王忠林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出“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三个步骤。回望上半年,湖北以稳中有进、量质并进的良好态势交出了加快支点建设的第一份“半年成绩单”。展望未来,经济的车轮滚滚向前,只有找准方向、筑牢底盘、加足动力,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蹄疾步稳,书写新时代中部崛起的湖北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邵霖(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权街道)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