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两个月救起17人,武汉水警筑牢“两江四岸”安全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然 通讯员王威 成顺

天气炎热,游泳成为武汉市民夏日生活的一部分,但溺水事故也进入易发、高发期。7月31日,从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获悉,5月底以来,该局组织“长江义警”等力量在“两江(长江、汉江)四岸”险段加强巡逻、值守、劝阻,已成功救起落水遇险群众17人。

22个值守点筑起安全屏障

“快回来!护坡下全是青苔,湿滑得很,江水又急,太危险了!”7月29日18时40分,汉口江滩三阳路广场,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王家巷派出所民警唐诗涵、长江救援志愿队小红帽队队长汤麟大声劝阻一对打算下江玩水的情侣,一场潜在的危险被及时化解。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武汉的两江四岸上演。据介绍,武汉水警联合航道、海事、水务、渔政等涉水行政部门,整合“长江义警”力量,在长江、汉江两岸险段设置22个救援值守点,打造“1+N”水上应急联动“110”。“长江义警”发挥“水上漂、岸上跑”的水陆两栖优势,开展安全提醒、应急救援,每天劝阻群众数百人次。

7月13日20时许,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汉江湾支队志愿者在江汉七桥硚口桥头值守时,连续遭遇两起险情。先是两名年轻女子在江边戏水时滑入江中,志愿者汪恋、徐争亮等携带救生装备迅速出击,成功将两人救上岸;紧接着,一名带孩子在浅水区捞鱼的男子失足跌入深水区,志愿者们再次行动,用抛绳包、伸缩救生竿将其拉回安全区域。短短10分钟内,3名遇险群众先后获救。

据统计,从5月底防溺水工作启动以来,武汉水警联合“长江义警”已成功搭救落水群众17人。

无人机空中喊话提醒避险

“江中间水流湍急,请勿靠近深水区!”在长江、汉江沿线的游泳集中区域,总能听到警用无人机的空中喊话声。武汉水警的无人机小组每天在两江四岸巡航,一旦发现市民在危险水域逗留、戏水,便立即通过空中广播进行提醒劝阻。

武汉水警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与机动力量,打造“空中有无人机、水面有巡逻艇、岸边有巡逻队”的水陆立体防控体系,紧盯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群体,变被动救援为主动防控。

水面上,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巡防检查站每天安排3艘次巡逻艇沿长江、汉江沿线开展不间断巡逻。7月17日8时35分,群众报警称武昌江滩水域有男子呼救,七大队民警石斌立即带队驾驶船艇逆流搜寻,发现一名男子抱着漂浮球在江水中快速漂流。民警将拴有绳索的救生圈抛向男子,待其套牢后,众人合力将他拉上船艇。原来,该男子游泳时突发腿抽筋,幸亏巡逻艇及时赶到。当日10时许,石斌带队又在鹦鹉洲长江大桥水域救起一名落水女子,巡逻艇的快速机动能力在紧急救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岸边巡逻同样毫不松懈。民警根据溺水警情高发时段调整巡逻打卡时间,将游泳溺水多发部位纳入必到点位,确保重点部位每日巡查3次以上。巡逻车上均备齐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绳索等应急器材,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护航游客300余万人次

武汉长江灯光秀、百年轮渡、“知音号”等水上旅游项目热度持续攀升,节假日江边人流密集。武汉水警加强岸边疏导、船上巡查、水面护航,针对“武汉关-中华路”轮渡等热门线路,采取限时、限流、预约乘船等措施,在武汉关码头设置醒目提示牌和应急疏散通道,增设硬质隔离引导游客分流,确保游览秩序井然。同时,各派出所严格落实民警“下水上船”,安排警力在重点时段跟船作业,实地检查督促轮渡公司落实安全措施。

7月22日下午,一位老年游客在武汉关码头栈桥因中暑身体不适晕倒,正在码头执勤的民警辅警迅速赶到,将老人抬至阴凉处,配合码头医护人员展开施救,待老人情况好转后护送其返回酒店。

此外,武汉水警主动对接海事、渔政、水务、航道等水上单位,完善联控联巡机制,增加巡逻船艇频次,覆盖两江中心旅游船艇全部航线,确保各类突发求助类警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今年以来,已护航轮渡、两江游、“知音号”等游船项目8000余班次,安全护送游客300余万人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两个月救起17人,武汉水警筑牢“两江四岸”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