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我国慢阻肺人群上亿,慢阻肺可不仅仅是憋闷。近日,一名慢阻肺患者被发现肺癌尚在早期,但已开始疯长,正准备手术,却遇到慢阻肺出来搅局。因为慢阻肺的存在,导致肺功能不达标,无法满足肺癌手术要求。医生和患者都陷入两难。还好,转入武汉市肺科医院后,医生请来这一特殊“援兵”相助,成功擒杀肺癌于早期,让患者实现临床治愈。昨天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周师傅,72岁,患有冠心病、腹主动脉瘤等基础疾病,还严重肥胖,且嗜烟如命,慢阻肺也找上了他。
去年,在一次术前体检中,周师傅被发现肺上有一处20毫米大小的肺结节。在随后观察的一年里,这个肺结节疯长到30毫米大小,当地医生果断表示,大概率是肺癌,应该立即手术,但患有慢阻肺的周师傅肺功能不达标,这让当地医生无计可施。
于是周师傅立即转院到武汉市肺科医院,从CT片中,这个如毛栗子状的肺结节让外科副主任蒋钰辉预感不妙,经病理诊断确认,确实是到达浸润期的肺腺癌,需要尽快手术,否则肺癌很快就将进入中晚期。
蒋钰辉说,对周师傅进行肺功能检查,发现他有多项指标严重不达标,甚至达到了二型呼吸衰竭的程度,这主要源于他的慢阻肺疾病导致小气道闭塞。麻醉医生看了这些指标也直摇头,这样的身体条件,手术麻醉出现意外的风险极高。
一边是肺癌疯长,一边是肺不争气,无法手术,该如何是好?
蒋钰辉想到了肺康复训练。他立即与康复科、呼吸科进行联合会诊。康复科主任魏巍表示,通过一周的训练,满足手术要求基本没问题。同时,呼吸科专家也提出了药物扩张小气道,缓解慢阻肺病情的方案。
随后,康复训练展开,患者经过呼吸训练、有氧运动训练、胸廓扩张训练及各类器械训练,憋闷状况明显减轻。与此同时,改善小气道通气状况的药物也收到了预期效果。一周后的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周师傅肺功能明显提升,血气分析显示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改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相关指标达到肺癌手术要求。
本周,手术顺利进行,周师傅成功实现肺癌临床治愈,且无需再进行放化疗。术后,为了改善周师傅的慢阻肺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康复科对他进行了新一轮的肺康复训练。如今,他不仅可以脱氧,且自由活动半小时以上,仍不觉憋闷,相比术前,肺功能有了质的提升。昨天,周师傅康复良好,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