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三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上,不当“冰箱式”干部的鞭策激励人心,为锻造出堪当支点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方向。
冰箱式干部是指不说话、不发热、不变质,对群众困难漠视,工作缺乏激情,如同始终处于“低温运行”的冰箱一般。给这类干部祛“冷”增“热”,既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关键之举。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干部本应是服务群众的公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冰箱干部”的存在却背离了这一宗旨,带来诸多危害。从群众层面来看,他们对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群众急难愁盼得不到帮助解决。长此以往,寒了民心、断了信任。从工作开展角度而言,“冰箱干部”缺乏工作热情与行动力,笃信“干多干少一个样”,各项工作难以高效推进,不仅害了自己,还会耽误事业发展。从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来讲,“冰箱干部”还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丢掉了“有为”的底色,若这种不良风气在干部队伍中蔓延,将侵蚀整个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逐渐在时间洪流中“冻僵”。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解决“冰箱干部”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首先,要强化思想教育,补足精神之“钙”。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等活动,引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干部不忘“来时路”,不停“脚下步”,让干部从内而外“热”起来。其次,要完善制度机制,织密监督问责之“网”。优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将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要“晒成绩单”,把干部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公之于众,让群众当好“裁判”。在提拔任用、考核评价中重实绩、重群众口碑,而非看关系、唯材料,真正让“躺平者”让位、“奋进者”出彩。同时,依托“干部素质提升年”,提升能力之“基”。根据干部的岗位需求和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开展针对性强的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帮助干部提升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摆脱“低温运行”状态。
“冰箱式干部”现象警示我们,治理效能不仅取决于干部是否廉洁,更取决于其是否具备“热腾腾”的为民情怀与行动力。 祛“冷”增“热”需标本兼治——既靠思想淬炼唤醒初心,也需制度创新打破“冷冻”惯性。唯有如此,方能让权力运行真正带着温度落地,回应群众对“干成事”的深切期盼。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梦(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