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周寿江、通讯员蔡明仪)“公益诉讼10年,黄石检察机关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9件获评全国典型案例,22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7月28日,黄石市检察院检察长项金桥介绍,“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对公共利益的执着守护。”
10年来,黄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这一传统法定领域起步拓展,逐步构建起“4+10+N”立体化办案体系(4个传统法定领域+10个新增领域+N个新兴探索领域),将法治守护的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的各方面。
在文物保护领域,西塞山区油铺湾1号徽派建筑修缮公益诉讼案的办理,推动红色文物“重生”,让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黄石检察机关办理的全国首例过度医疗民事公益诉讼案,直指医疗领域的公益侵害,为规范医疗行为提供了法治样本。今年3月,该案被最高检、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典型案例。
此外,该市检察机关不断将知识产权保护、招投标监管、建设工程转分包规范等新类型案件,纳入深化拓展的范畴,让公益诉讼始终紧跟社会需求。
10年来,黄石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共办理2138件公益诉讼案件,彰显“4+10+N”体系的实践成效。其中,97.46%的案件通过诉前程序高效解决,既避免诉讼资源的浪费,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问题从根源治理。
黄石检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对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履职依据、执法程序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全面且严格的合法性审查,通过精准监督,促使行政机关不断规范自身履职行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其中,在税务、自然资源等多个领域,通过精准监督,助推相关行政机关征收耕地占用税3.06亿元、土地出让金1.2亿元等。
“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构建公益保护新格局,以法治之力织密生态、文化、民生多维度保护网,让公益诉讼成为守护绿水青山、传承红色文脉、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实法治屏障。”项金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