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武汉交警精细治理危险路段,上半年21处隐患点提前“销号”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鹏 傅健 易丹)今年上半年,武汉公安交管部门围绕城市道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三大板块,精细整治交通隐患点位50处,已完成治理21处、完成率42%。

城市道路:精细治理,畅通出行

在城市道路治理方面,武汉公安交管部门聚焦路口秩序混乱、行人过街安全隐患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例如,针对蔡甸区天鹅湖大道新兰市场门口,日益增长的群众过街需求和公路客货运通行流量增加的矛盾,交管部门采取设置二次过街,路中通透式安全岛等措施对人行过街设施进行改造,用小切口的方式,有效降低人行过街风险。经过治理,该路段成为平安畅通公路,改造点位被部局评为全国十佳治理点位。

针对江夏区杨桥湖大道湖北经济学院门前开口的混乱状况,交管部门增设了信号灯,调整了路口车道布置,并增设了人行横道标志,有效优化了路口通行秩序,消除了冲突风险。

针对洪山白沙洲大道黄家湖六街路口、东西湖区张柏路等无行人过街设施的点段,交管部门增设了人行信号灯和施划了人行横道,确保了行人过街安全。此外,对于人行过街断面较宽、无人行过街安全岛的路段,交管部门也及时完善了中间安全岛等设施,进一步提升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性。

普通公路:创新治理,提升安全

普通公路治理方面,武汉公安交管部门针对穿村过镇路段和临水临崖路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差异化的治理策略。在穿村过镇路段,交管部门通过增设警告标志、限速标志、减速震荡标线等措施,整体提升了这些点段的交通安全等级水平。特别是在黄陂区姚蔡公路(黄土公路至喻家东湾)路段,交管部门创新性地增设了支路哨兵警示系统,有效增强了通行车辆和行人的警示效果,同时完善了沿线限速、路口“五必上”设施,使路段安全系数显著提升。在临水临崖路段,交管部门则通过新增路侧波形护栏、混凝土防护等方式,提升了路侧防护水平,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高速公路:科技赋能,消除隐患

高速公路治理方面,武汉公安交管部门针对易滞水、长 下坡、弯道路段等安全隐患,采用了施划震荡减速标线、增设弯道警示标志、粘贴反光标识等科技手段,增强了夜间警示效果,提升了路面安全通行系数。如在后官湖大桥双向沿线设置雨雾诱导系统,提升雨雾天气条件下视线诱导效果;沿大桥弯道两侧水泥墙和中央隔离护栏上增设双联式圆形轮廓标;在弯道段外侧三车道施划减速标线,且进行双向施划,控制车速;沿后官湖大桥逆时针方向增设“大型车靠右”标志,并在双向增设“客车道”、“货车道”地面提示文字。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治理成效显著,市民安全感提升

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治理措施,交管部门在危险路段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交管部门持续推进50处交通隐患点位治理,共完成治理21处,完成率高达42%,超过计划进度要求。同时,对近3年已治理的300处危险路段进行了“回头看”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提升了点段的安全水平。市民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安全感不断增强。

接下来,武汉公安交管部门将继续深化道路交通安全防控工作,坚持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手段和方法,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武汉交警精细治理危险路段,上半年21处隐患点提前“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