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裂缝加大了,必须马上撤!” 一场暴雨中11人生死转移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叶姣 尹瀚 实习生 温宝

一声闷响后,山体裹挟着泥石倾泻而下,4栋房屋瞬间支离破碎。而就在30分钟前,11名村民被紧急转移。

这惊险一幕,发生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这场零伤亡的成功避险案例,源于村级灾害信息员付成忠的两次关键巡查和基层应急响应链条的高速运转。

7月21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的“安全生产楚天行”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利川市,聚焦采访强降雨中科学应对、及时避险、有效防灾、救灾救助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6月18日下午,暴雨来袭。利川市文斗镇堡上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付成忠冒雨巡查至堡上村11组毛春坝时,发现公路和村民屋后的地面裂开了一道细缝。

“缝不宽,但位置敏感,正好在坡体和房屋之间。”付成忠回忆。他反复叮嘱5户村民:“晚上别睡太死,随时准备撤!”

19日上午9时许,雨势更猛。付成忠再次赶到毛春坝,眼前的景象让他神经紧绷:裂缝已经加宽加深,临近房屋的树木歪斜成“马刀状”——这是滑坡前兆的典型特征。

“裂缝加大了,必须马上撤!”付成忠当即挨家敲门,组织群众转移,并向上报告情况。

9时55分,文斗镇平安建设办接到报警;10时,5户11人全部安全撤离;10时30分,滑坡爆发。

“根本来不及搬东西,人刚跑出门,后山就传来‘咔咔’的撕裂声。”受灾村民张育华心有余悸。

几乎同时,文斗镇自规所、利川市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中心的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刚拉起警戒线,山体便轰然滑落。

这场成功避险背后,是一套环环相扣的预警机制。利川市应急管理局要求,点对点叫应橙色以上气象预警。6月17日,湖北省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利川市启动防汛四级响应。收到应急管理局预警叫应后,文斗镇立即召开调度会,要求村级信息员加强巡查。

“这是我们应对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生动体现。”利川市文斗镇党委书记杨克荣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当地坚持六个“快”:巡查发现快、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快、指挥决策部署快、叫应机制落实快、避险转移组织快、灾后重建安置快,“基层防灾减灾靠的就是责任到人、反应果断、处置迅速。”

灾情发生后,5户受灾转移群众均得到妥善安置。目前,因灾倒房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裂缝加大了,必须马上撤!” 一场暴雨中11人生死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