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郸
通讯员 潘焱 李斌 实习生 陆诗汝
天上无人机、地上执法队、掌上大数据,让违法排污无处遁形,也让企业感受“有温度的监管”。
近年来,省生态环境流域治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简称“省执法局”)坚持执法练兵提能,推行远程立体监管和实时精准执法。湖北围绕生态环境执法建立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制度,开展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等工作,均受到生态环境部的肯定和表扬,省执法局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练兵提能,让环保执法“长牙”
双周环境执法大家谈的学习制度,在省执法局已坚持了5年多。“每次我们挑选一位党员干部为大家分享业务心得,大家的办案水平、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省执法局办公室主任李俊华介绍。
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战场,省执法局相继开展打击工业企业污染物违法排放、涉危险废物及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等重点执法行动,让环保执法“长牙”。
10余年来,汪昌华始终奔走在环境执法一线,一年出差200多天、跑遍全省重点排污企业。他无数次爬上100多米的高塔、钻进恶臭黑暗的下水道、冲入满是铅尘酸雾的车间,没有一次畏难退却。因工作成绩突出、业务素质过硬,2023年汪昌华被评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2024年被提拔为省执法局领导班子成员。
该局长江流域执法室干部倪银成,今年51岁,上月获得了中型无人机操作员执照。“部分企业的排污行为日渐隐蔽,我们要不断提升非现场执法能力。”倪银成介绍。因办理多起涉及危险废物的大案要案,他已成为危险废物领域的环境执法专家。
省执法局组织业务骨干参与生态环境部大气监督帮扶实战练兵,2024年以来,67人次受到生态环境部致函表扬,一大批执法尖兵磨砺而出。近年来,该局已有17人先后进入国家、省级环境执法专家库,参与国家和省级各类专项执法行动。
包容审慎,为企业发展护航
开始于2019年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该局执法综合室干部闫帅一直以来所负责的工作。6年来,他和同事协助各市州开展盯办帮扶和交叉检查、暗访,力争将每一个排污口查到底、治到位,现场走访过的排污口超千个。目前,湖北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进度已超99%,闫帅被该局列为年轻后备干部培养对象。
坚持执法为民的同时,如何让执法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该局执法综合室主任徐雯牵头制定了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分类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系湖北在全国率先实施。今年上半年,湖北将1056家环境信用好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免除现场执法检查,帮扶企业解决治污难题1103次。
同时,该局执法稽查室主任吉海英先后牵头制定了生态环境轻微违法不予处罚规定2021版和2025版,标志着湖北在探索包容审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共落实轻微违法不予处罚135件,免罚金额2290.08万元,发挥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