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建好用好湖北简牍研究展示利用综合平台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国胜

湖北出土简牍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等众多领域,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和认识中华文明传承具有独特价值。相较其他地区出土简牍,湖北简牍以科学发掘出土占绝大多数,来源最清晰,出土批次最多,时代序列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当前收藏有简牍的湖北各级博物馆通常是将简牍融进相关文物的陈展中或开设简牍专题陈列展示。如何以更高标准、更大格局、更新理念来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好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彰显简牍作为古代文献和国家信史的价值,充分发挥简牍对于中国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使之与湖北作为中国简牍出土大省、文保强省和研究重地的地位相符,是值得深思的。

我认为,依托省博物馆、荆州、云梦等地博物馆现有基础和优势,整合简牍资源,统筹协调管理,以文博单位和湖北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为主线,做好湖北省简牍博物馆一体化建设,打造简牍研究高地,是最理想举措,也正逢其时。

依托省博物馆、荆州、云梦等地博物馆建设简牍博物馆,也是一个需要缜密计划、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把简牍作为一件出土文物来做,这个是不够的。简牍毕竟是文献、是古书,一定要突出它的教育意义,凸显其史料、知识的价值。要开放式向全民特别是海内外同仁提供读简牍古书的便利。简牍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简牍实物和宣教的同时,应为大众特别是有志从事简牍相关研究的海内外学者提供阅读、检索、查实资料的平台。通过建设集简牍发掘整理、文本研究、文献收藏、简牍保护和实物展览为一体的简牍博物馆,多学科融合开展简牍学术研究,增强简牍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旨在搭建体现中国特色、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显学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的科研、教育和国际交流综合平台,将以开放的姿态让更多的海内外学者参与出土简牍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展示荆楚文化和长江文明的独特魅力,扩大湖北在世界的文化影响,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秉持史学成果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大众需求的导向,系统阐发湖北简牍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湖北应积极推出高质量的、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简牍历史文化价值阐释的普及读本。

具体来说,可围绕简牍与生态智慧、简牍与古代科技、简牍与物质文化、简牍与家国情怀等主题,全面梳理湖北战国、秦汉简牍。立足于科学、客观的简牍史料整理与解读,深入挖掘、提炼相关历史文化史料,建构价值阐释的系统性框架,形成系列的普及读本丛书。例如,我们可以从诸子典籍简、法律简、日书简中提取生态智慧史料,包含生态思想、生态保护法律、水利开发、动植物与矿产资源保护、生态宜居与和谐乡村建设等专题;可以从遣册、卜筮祷祠简中提炼楚国及楚地的社会生产与家庭生活、礼制习俗等物质文化题材,充实荆楚文化及长江文明的物质内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学以致用,守正创新,加强湖北简牍的历史文化价值阐释,推出有影响力的普及读本,努力建设简牍博物馆,打造简牍研究高地,全力推进湖北简牍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使简牍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丰富大众历史文化滋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建好用好湖北简牍研究展示利用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