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黄石有企业投入10亿元绿色技改,年增效超过1.2亿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王虎涛)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战役。当前,黄石工作成效如何?“我们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市环境质量呈现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7月21日,“聚力生态支点 建设美丽黄石”新闻发布会召开,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红珍概括道。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黄石市空气环境质量呈现“开局良好-季中反弹-后期追赶”的趋势。尤其是6月份,全市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优良率同比上升,增加10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提升,天更蓝,水更清。2025年1-6月,黄石市考核断面水质总体良好,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风波港、中官铺、富池闸、大冶湖闸、港口桥等5个国控考核断面都稳定实现Ⅱ类及以上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6个省控考核断面中,王英水库库心为Ⅰ类,富水为Ⅱ类,大冶湖磊山湖心、保安湖湖心、三山湖湖心为Ⅲ类,网湖湖心为Ⅳ类;11个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0.9%,长江干流(黄石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达到年度考核目标。3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张红珍说,黄石市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征程中已稳步推进三年,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无废发展之路,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其中的典型实践案例包括:引导大冶有色、大江环科、大冶特钢等重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与设备升级。

大冶有色投入10亿元绿色技改,煤耗等用能指标下降20%,含砷废渣产量下降80%以上,年增效超过1.2亿元。大冶特钢投入6.4亿元,建设高炉矿渣、炼钢钢渣、含铁含锌尘泥三大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实现固体废物“自产自消”不出厂、碳减排120万吨/年。大江环科开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固体废物“厂内+厂外”双循环,年资源化利用产值5.32亿元,该模式入选2024年湖北省“无废城市”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黄石有企业投入10亿元绿色技改,年增效超过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