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琳 通讯员张璟祎 摄影郭林)13岁少年尿频、血尿,3个月来家长带他跑了4家医院都没有治愈。在武汉儿童医院,医生察觉病因“诡异”,一路排查,终于在膀胱内揪出“真凶”——一串足有72颗的磁珠!少年这才承认,这是他自己塞进尿道的。该院肾病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手术顺利取出。5月25日复诊,他后悔地说:“再也不做这种傻事了。”
医生查房慰问少年。通讯员供图
13岁少年莫名尿频、尿血
3月就诊4次,病因成谜
13岁的少年小迪(化名)身体一直挺好,能吃能喝,大小便正常, 可自打今年3月以来,李女士总感觉小迪有点异常——起初李女士在洗衣服的时候,发现儿子内裤上有粉色的分泌物,一开始她也没太在意。可真正让李女士感觉不对劲的还是今年3月,她陪小迪去电影院看电影《哪吒2》时,整场电影下来小迪跑了3、4趟厕所,每次都是火急火燎的往厕所跑,感觉稍晚一会儿就要尿裤子了。
李女士感觉小迪有些尿频,便带着他到当地医院就诊,一检查血尿+++,当地医院以炎症将小迪收治入院,经过治疗孩子的症状很快得到了改善。可奇怪的是,之后指标本该一路向好,可小迪却反复发作,血尿始终没能痊愈。3个月里,母子俩辗转4家医院,可小迪血尿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儿童医院就诊,超声提示“串珠样异物”
男孩终于说出真相:是磁珠!无聊时塞的
看着小迪整日尿“红茶色”血尿,李女士十分着急。为求彻底弄清楚病因,李女士带着孩子到武汉儿童医院就诊。
因“尿频、尿血”,他们先挂了肾病内科王筱雯主任医师的专家号。王主任在充分了解病情之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察觉到这并不是单纯的炎症,炎症的反复很可能跟异物有关系。为彻底弄清楚病因,当即将小迪收治入院进行排查。
在排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在超声和CT检查结果中发现了端倪——膀胱超声和CT检查结果都提示,小迪的膀胱里有“串珠样异物”。
超声和CT显示出膀胱里有“串珠样异物”。通讯员供图
“这些东西是磁珠,是我一颗颗塞进尿道里的。”小迪感觉瞒不住了,终于道出了真相,原来今年2月份放寒假,小迪在家一时兴起就将玩具磁珠塞进了尿道里,刚塞了几颗小迪就后悔了,可塞进去的珠子却怎么都弄不出来了。之后小迪尝试用“钓鱼”的办法用磁珠串将卡在尿道里的磁珠吸引出来,试了几次也没成功,尿道里的磁珠也越积越多。担心爸妈责怪,小迪一直将真相隐瞒着。
医生说:膀胱镜看到一堆五颜六色的磁珠
膀胱小切口,共取出72颗磁珠
从少年体内取出的大量彩色磁珠。通讯员供图
病因明确了,如何将这堆磁珠取出来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磁珠相互吸引成团,且所处位置较深,手术难度很大。”据小迪的主刀医生,泌尿外科王军主任医师介绍,手术制定了3套方案。
为了尽可能减少创伤,医生首先用膀胱镜来取磁珠,但因磁珠之间相互紧紧吸附在一起,且因为在体内时间较长,表面已被尿结石覆盖,每次好不容易刚刚将磁珠分开,磁珠又会迅速吸附在一起,无法取出。王军主任医师团队又尝试给膀胱打气扩充通道,用钳夹反复尝试,但也只艰难地夹取出一颗磁珠。最终,他们在膀胱处切开4厘米的小切口,用钳夹反复夹取,才将磁珠全部取出。医护人员一数,这些磁珠足足有72颗,是近几年以来从膀胱尿道里取出磁珠最多的一次。
体内取出的72颗磁珠长度近乎40cm。通讯员供图
5月25日,小迪复查,小迪伤口恢复情况良好。他懊悔地说:“再也不做这种傻事了。”
小小磁珠频惹祸
小孩、少年都要当心
磁珠虽为益智类玩具,然后对小宝宝和青少年来说磁珠存在极大危害。磁珠属于强磁性物品,一旦进入人体组织里,特别是肠管内,短时间内就会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后果。
在武汉儿童医院,婴幼儿误吞磁珠,导致肠管穿孔破裂的案例时有发生。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他们对自身有了“探索”的欲望,做一些“突发奇想”的事情,而一个不慎,就可能惹出祸端,甚至有些可能危及生命。
武汉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王军主任医师提醒,不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磁珠、磁力泥等强磁性玩具,非常危险。对于婴幼儿来说,应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此类玩具,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外,对于青春期儿童而言,家长应着重做好安全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提醒他们不要将磁珠等物品放进身体的任何“孔洞”里。一旦误吞、误塞,切记要第一时间告知家人,不要隐瞒病史,并及时到儿童专科医院进行排查和处理,降低磁珠对身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