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以前的会议方案中,大多标注需要制作PPT,但现在没有这种要求了。”最近,浙江宁波一位公务员发现,开会不再需要制作PPT了。
2025年,浙江省部署开展“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对全省各级各单位公务PPT、视频等情况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全面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督促整改,推动全省公务政务活动中的PPT、视频“减量、减费、减负”。
叫停非必要的PPT和视频,祛除的是形式主义的虚火,搭建的是干事创业的舞台。
以往,在一些地方,凡遇年底总结、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制作PPT和视频成为“标配”,有时汇报、迎检也需要视频“撑场面”,“工作做得好不如展示做得精”被一些人奉为圭臬,让基层干部心力交瘁。有的公务员为3分钟汇报熬夜改动画,一次的外包制作费高达数千元;有的地方招商宣传片动辄花费数十万元,似乎特效越多越显“高大上”。更有社区干部直言:“平常经常要耗费大量心力精力制作迎检视频、PPT,有空时才能推动一下实事,工作断断续续的。”这种脱离实际需要、精心装点粉饰的“数字表演”,耗费了大量财力,消磨着基层热情,还会让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
整治“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也是在解放生产力。如今,浙江平湖市当湖街道PPT和视频数量和费用双双大幅下降,当地干部终于能轻松上阵,聚焦主责主业。内蒙古自治区扎赉诺尔区取消迎检PPT后,社区干部很快就解决了积压的垃圾场改造难题。事实证明,砍掉那些“为展示而展示”的花活虚功,去掉那些“为领导满意而做”的过度包装,才能让干部的手脚从键盘鼠标中抽离,去触碰真实的民情。
当然,整治不是一刀切。比如,有的地方保留了招商、外宣的视频需求,其余一律精简。招商视频是为了吸引企业、带动发展,这是“必要的宣传”;而迎检视频,若是为了“好看”而非“实效”,就是“多余的负担”。说到底,那些为了应付检查、彰显政绩,华而不实、徒增负担的“数字表演”,就该一减到底;那些为了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的真实需求,应该继续保留。我们反对的是把手段当目的的异化现象,而非技术本身。也就是说,既要消除搭花架子的虚功,也要保留工具理性的“真金”,让技术工具真正回归服务本质。
非必要不做PPT,绝不是简单的“要PPT”或“不要PPT”的选择题,而是治理方式和思维理念的更新。期待更多地方跟上这股“减量潮”,让“PPT焦虑”成为过去时,让干实事成为进行时。毕竟,评价干部的政绩,不是看PPT做得多花哨、视频拍得多震撼,而是看群众的获得感多不多、幸福感强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