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谢安琪 郑伟 彭婷)5月14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开幕。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电信”)携5G-A网络、量子安全专线、AI智能客服等一系列前沿技术亮相大会,全方位展示数字新基建如何为教育插上智慧之翼,助力全球教育迈向高质量、智能化的新阶段。
在大会分会场武汉大学,武汉电信率先部署5G-A网络,并融合智算单板技术,打造全国高校首个“5G-A+智能计算”示范样板。该系统集“网络+算力”于一体,智算单板为边缘端提供实时高性能计算支持,充分满足遥感测绘、生物医学等高计算密集型科研需求。实测数据显示,网络下行速率突破10Gbps,时延低至毫秒级,可支撑超高清视频、VR/AR教学、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等复杂场景,显著提升校园教学与科研数字化体验。
依托5G-A与智算融合,武汉大学正逐步构建集资源共享、安全监控、远程科研于一体的“沉浸式智慧校园”。从AI摄像头配合无人机巡检实现全域安全监管,到支持跨国科研团队高清视频会议与大数据同步传输,智慧校园的未来图景已触手可及。“这是5G-A+算力首次在高校实现规模化应用,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广至更多场景,推动湖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电信技术专家介绍道。
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武汉电信在武汉大学、湖北开放大学等关键场所首次大规模应用量子密钥池(CSP)和QKD城域网技术,并配套OTN+OLT分光方案及OSU物理隔离手段,构建起“独享带宽、物理级加密”的专线通信体系,为大会数据安全筑起坚不可摧的“数字防火墙”。这一创新也为未来国际教育合作中的信息安全传输,树立了可信赖的中国样板。
智能交互方面,武汉电信打造的AI智能客服系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支持24小时多语言服务,覆盖英、法、西等12种语言,在大会期间累计服务超过1.2万人次,为国际嘉宾提供贴心、精准、高效的智能化会务咨询,打造“零距离沟通、无障碍交流”的参会体验。
为保障此次国际盛会通信运行稳定,武汉电信搭建“骨干网—省网—市网”三级联动机制,构筑全周期、立体化的通信保障体系。通过云堤DDoS防御系统实时监测22条专线及1400余台核心设备流量,精准拦截网络攻击,确保大会期间“零安全事件、关键系统100%可用”,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通信企业在全球重大场景下的技术硬实力。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中国电信北斗技术创新中心与武汉大学联合启动国家级项目“智能手机直连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攻克普通手机无需外接设备即可连接卫星的技术瓶颈,解决城市峡谷、地下车库等复杂场景定位漂移难题。项目集成卫星信号、地面网络、感知算法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并计划推出适配多类手机的轻量化导航应用,广泛服务于共享出行、应急救援等领域。
此次合作不仅实现北斗技术在民用终端上的关键突破,也为“天地一体”的导航服务体系铺设坚实基础,助力国家“空天一体”战略落地,让全民共享“抬头见北斗”的科技红利。
作为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核心通信服务单位,武汉电信以高水平的技术创新、高标准的通信保障和高质量的服务能力,构筑起“看得见的数字化场景、看不见的安全护盾”,为智慧教育描绘出更加广阔的未来蓝图,全面展现中国通信行业在全球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领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