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黄茅海跨海通道获国际桥梁大奖 “武汉造”桥梁已有9座获此殊荣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叶嵘 通讯员周威)近日,中国公路学会正式发布2025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奖项评选结果,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荣膺乔治·理查德森奖,成为本年度我国唯一获此国际桥梁界"诺贝尔奖"殊荣的工程项目。

黄茅海跨海通道起于珠海市平沙镇,终于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全长约31公里,其中跨海段长约14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跨海段桥梁含2座主通航孔桥,其中高栏港大桥主跨700米,采用钢箱梁双塔单跨斜拉桥设计;黄茅海大桥主跨720米,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为目前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其中,中铁大桥局承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T4合同段全长3.048千米,主体工程包括高栏港大桥西塔、中引桥及黄茅海大桥东塔。

据介绍,黄茅海大桥和高栏港大桥主塔均为独柱纤腰型,施工中,建设者研制出异形索塔的钢筋部品,并在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外增设玄武岩纤维网片和混凝土抗裂纤维,为“海上小蛮腰”构筑起抗裂屏障。非通航孔桥的19个TY桥墩类似字母“T”“Y”结合的形状,建设者通过大型吊机吊装桁架与部品钢筋精准定位,实现TY墩艺术造型与结构功能的完美统一。

除了负责主体工程施工建设外,中铁大桥局桥科院技术团队在桥梁施工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智能建造、阻尼器产品、监理咨询等多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跨海通道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据悉,IBC项目奖分为6类,主要对近期某一项杰出桥梁工程成就进行表彰。其中乔治·理查德森奖侧重于表彰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是桥梁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

截至目前,已有11座中国桥梁荣获乔治·理查德森奖,其中,中铁大桥局参与主体建设的桥梁有9座,它们分别是苏通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黄茅海跨海通道获国际桥梁大奖 “武汉造”桥梁已有9座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