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黄洁如、通讯员李丹 、产启斗、 杨傲霜)5月7日晚上7时24分左右,武汉地铁4号线七里庙站内,一起乘客突发呼吸困难的紧急事件牵动人心。最终,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知识与冷静应对,成功化解危机。
当时,一名女乘客在同伴搀扶下,脚步踉跄地从车厢走出,瘫坐在站台座椅上。只见她面色苍白如纸,呼吸急促且紊乱,双手也呈现出僵硬状态,整个人陷入极度不适中。同伴心急如焚,迅速向站内工作人员张阿心求助,表示:“她喘不上气!怀疑是呼吸性碱中毒,快帮忙想想办法!” 原来,两人在乘坐地铁途中,女乘客就已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起初以为是低血糖,便想着下车休息缓解,没想到症状愈发严重。同伴通过手机查询,初步判断为呼吸性碱中毒。
工作人员巧用塑料袋逆转呼吸困局
张阿心接到求助后,立刻拿起塑料袋奔向乘客,同时通过手持台向当班值班站长罗俊婵汇报情况。罗俊婵得知消息,马上找来干净塑料袋,快速赶到站台。
“别慌,跟着我的节奏,慢慢呼吸。” 罗俊婵与张阿心一边轻声安抚紧张不安的女乘客,一边用塑料袋轻轻罩住她的口鼻,助力其回吸二氧化碳,逐步调整紊乱的呼吸节奏。在工作人员耐心引导下,女乘客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呼吸频率慢慢平稳。仅仅4分钟,女乘客的面色开始恢复红润,原本僵硬的双手也能微微活动。罗俊婵贴心递上一杯热水,全程陪伴在侧,直至女乘客状态稳定。
晚上7时40分许,女乘客呼吸完全恢复平稳。离开前,她和同伴对工作人员的及时救助与悉心关怀再三道谢。罗俊婵仍放心不下,反复叮嘱两人密切留意身体状况,还与目的地站王家湾站取得联系,详细说明情况,做好接应准备。
据悉,呼吸性碱中毒通常由过度通气引发,致使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打破血液酸碱平衡。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胸闷、呼吸困难、手脚麻木等。而使用塑料袋罩住口鼻,能使患者吸入自身呼出的二氧化碳,以此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缓解症状。
此次事件中,武汉地铁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凭借扎实的急救知识和暖心的人文关怀,成功化解危机,保障了乘客生命健康安全,彰显了地铁服务团队专业高效的应急处理能力,也为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中的应急救助工作树立了优秀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