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有意思与有意味 ——於可训小说创作漫评

王仁宝,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王仁宝

於可训先生是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与文艺理论家,学术研究涉及文艺理论、小说评论、新诗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多个领域,贡献卓著,出版《於可训文集》10卷。近年来,於可训投身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文学》《大家》《长江文艺》《芳草》《山花》等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成就显著,出版小说集《乡野传奇集》《才女夏娲》《鱼庐记》《祝先生的爱情》《渔人故事集》,成为了“先教授后作家”的重要代表。

於可训的小说从其所经历的生活中取材,多与乡野、工厂、大学、移民生活等相关。具体写作中,善于借鉴中国古代小说的民间说话艺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生活中的趣事趣人,表现出“有意思”的一面,“给诸位逗逗乐子,解解闷儿”;同时在叙事艺术上求新求变,在“有意思”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想法与想象,使作品余韵悠长、意义繁复,更“有意味”。

故事中的生活之趣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生阅历的学者型作家,於可训从生活与书籍中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他以有趣为标准优选素材,以“传奇”为样本精讲故事,创作出各类“有意思”的小说。

写乡野生活,讲捕鱼捞虾、说书唱戏等“不务正业”之事,写经历奇特、精神失常等“稀奇古怪”之人。《乡野传奇集》中诸篇小说所传述的事与人皆属此类。《男孩胜利漂流记》讲述男孩胜利保护小妹坐着扁桶漂流的奇异故事。作品小记中说,这一源于作者家乡的真实故事,是受古小说《说岳全传》中“岳母抱飞坐花缸漂流”的启发而创作的。《阴婆二奶传》转述作者听来的奇异婚姻故事。阴婆二奶与铁汉情投意合却被棒打鸳鸯,无奈之下二人凭借意念在梦中结婚生子,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现实中喜结连理生下大胖小子。这一源于现实生活的悲喜婚恋故事,或可视为对传奇剧本《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人鬼相恋、起死回生、永结同心之故事的创化,但在凸显奇妙之时更具生活气息。

写都市生活,以大学教师的身份讲述大学校园里师生的生活点滴与“爱情韵事”,小说集《祝先生的爱情》中的大部分小说多属此类。《山上来了只小狐狸》以珞珈山上的狐狸为线索,讲述段教授养鸡防狐与编撰字典的故事。《猫墙》以校园里的猫为线索,讲述石教授养猫画猫的故事。《祝先生的爱情》讲述祝先生对王静雅刻骨铭心的爱与王静雅对祝先生阴差阳错的恨。《常教授的韵事》讲述常教授上课、写诗、发言、做人体模特的“韵事”。《我的朋友胡知之》化用“我的朋友胡适之”之流行语,讲述诗歌爱好者胡知之坎坷的婚姻生活与学术生涯。在讲述大学教师的故事时,作品有着强烈的代入感,努力还原大学教师的日常生活与真实处境。作者也间或以个人年轻时的工人经历为底本,讲述工厂里的奇异事故,《特务吴雄》《无题》可视为代表。《特务吴雄》中的吴雄本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善良之人,只因一句“我是苏修特务”的梦话,被卷入一场冤案,最终流亡新疆,命运的走向在一次次的意外中偏离正常轨道。《无题》讲述了“我”阴差阳错与一起盗窃案产生关联,被当成嫌犯被审讯,故事中又有故事,“我”与邢红梅、刘汉达与陈红梅的爱情在审讯的讲述中都浮出水面。两篇小说故事叙事的开展都与“一袋馒头”有关,时代的荒唐、事情的滑稽、人心的复杂都经由故事的讲述呈现出来。相比乡野故事对传奇性的凸显,作者笔下的大学故事和工厂故事更注重对日常生活常态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增添趣味和意思。

叙事中的艺术之妙

於可训小说“有意思”不仅仅停留于故事内容之“奇”,还表现在故事叙事之“妙”,亦即将故事讲得有意思。

首先,在人物关系的设置、故事情节的设计、语言表达的运用等叙事技巧方面都充满“二元补衬”的意趣。《书场春秋》描绘两个乡间说书人:猪娘嘴与老赵。猪娘嘴骨架子粗大,喜说《三国》《水浒》,讲些忠臣义士、绿林好汉的故事。老赵长相斯文,喜说《西厢》《红楼》,讲些痴男怨女、红颜公子的故事。二人个性迥异而互补,“一文一武,一粗一细,一个称得起婉约,一个说得上豪放。”《地老天荒》从标题来看,天对地、荒对老,两相对应,二元互补。书中人物白鳝爹和费馨君这对露水情人一个是瘸腿底层渔民,一个是娇美官宦小姐;鞠保和沙河嫂子夫妻二人一个养狼猪,一个喂母猪,一个老实,一个泼辣;卵生和芡儿夫妻俩“男主外,女主内。男扒子,女箩筐。种田的种田,喂猪的喂猪,般配般配。”作品中还不乏禅语之言,如“人的心口最深”“人的眼睛最浅”“能说是世人最大的幸福,难言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等等。《金鲤》中仅存的两家单干户,分别住在湖的这边与那边,细女没爹没娘,跟着爷爷放鸭为生,水伢没娘没爹,跟着爷爷捕鱼为业,两人青梅竹马。就连两家养的狗也同出一窝,分别取名来福与来富。《才女夏娲》中的夏娲学的是文学——“胡思乱想之学”,其所倾心的阿丹学的是哲学——“胡言乱语之学”,二人皆为“胡氏门人”。在夏娲与林俊的爱情关系中,欲望的诱惑远大于精神的契合;在夏娲与姚明亮的“同居”关系中,精神的依恋湮没了肉体的诱惑。《移民监》中的叶佩兰退休移民之后,即存出世之心,向往回归自然的生活;老李退休移民之后,仍存入世之志,坚持在海外“拿耗子”。“二元补衬”思维的运用在此小说的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老曹所住小区附近有个人工池被叫作“小鸭子湖”,不远处有个被叫作“大鸭子湖”的天然湖与之对应;老曹准备的年夜饭也讲究两极调和,席设中西、菜分南北,木制红烧鱼也以阴阳合盘为贵,象征着团圆吉祥,等等。於可训小说中“二元补衬”叙事手法的运用,除了增强小说的戏剧性和趣味感,使其“有意思”之外,还另有深意,使其变得“有意味”。

此外,於可训小说在叙述视角的择选运用方面也颇具匠心,大体表现为在类似于说书人全知型(零聚焦)视角的囊括下,隐现介入者的内聚焦视角。《乡野传奇集》中的诸篇小说大都隐含着少年“我”的评述视角,《三十而立》《我的朋友胡知之》等篇则隐含着中年“我”的评述视角,《移民监》《护工老陈》等篇中则隐含着老年“我”的评述视角。新近的“三龟系列”(《龟话》《龟箴》《龟证》)更是大胆创新,直接以“龟”的视角展开叙事。“千年王八万年龟”,长寿“龟”眼中的世界与人眼中的世界,自然千差万别,也别有一番风趣。

意蕴中的含蓄之味

於可训小说所述故事中不乏自然灾害、历史灾难、人生变故、爱情悲剧等,但很少见其人物有悲天怆地的情感表露。他们顺应自然本性,不做作、不矫情,顺乎自然却不刻意追求无为、虚无之境,仍旧葆有顽强的生存意志和生命活力,水来了抗洪躲水,水退了抢滩划地。同时,他们又似乎天然具有慧根,通晓禅理,时而口吐莲花,“阴阳交替,死生有数”“英雄行险道,富贵是花枝”之言如挂嘴边。乐天知命,情感含蓄。

比如《金鲤》,前五节都在描绘一对少男少女的日常生活以及懵懂青涩的爱恋,她们一起划船戏水、比赛吃莲蓬、对戏文、看金鲤产子……深情浅描,尽显和美。即便是写水伢与细女共同抵御风浪冲击而有的肌肤之亲,也丝毫没有邪恶之气,惟给人以男女和谐、岁月静好之感。及至结尾水伢被泥石流所埋,众人悲情充斥于胸,作品也仅用寥寥数笔记叙细女之痴以及水伢爷爷衰老至死,悲情淡写,情感的表达含蓄节制。类似笔法在《地老天荒》《归渔》等篇中都有体现,没有刺激辣眼的细节描述,留给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谓俗事雅写、实事虚写之典范。

又如《特务吴雄》,作品意蕴是通过参差对照得以实现的。小说前半部描述吴雄怎么一步一步被定性为“苏修特务”,写了纪师傅的阴谋算计、和尚的煽风点火、王守金的有口无心、刘科长的“屈审成招”、汪师傅的顺水推舟……世事荒诞险恶尽显无遗,激愤之情也溢于言表。但小说没有继续写吴雄监狱生活的艰辛,笔锋一转,却写李小菊、海海、和尚对吴雄的设法营救,写王守金的“偷梁换柱”,写海海父亲的暗中资助,写孙大哥、养蜂人的侠义热心肠……尽数人性之善。世事的荒诞险恶在人性之善的消解下,呈现出温情的一面,整篇作品的情感在激愤之情和温暖之感的对冲化解之中,呈现出平淡自然而深刻真挚的意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有意思与有意味 ——於可训小说创作漫评